第76章 夺沛县

默的城市,目光中透出一丝无奈:“这场动乱,终究会给沛县百姓带来极大的痛苦。若县令与秦兵汇合,恐怕没有人能够从中生还。”

  在沛县的城外,黑夜降临,篝火的火光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刘季独自坐在篝火旁,双手交叉,目光有些空洞,仿佛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穿着简朴的铠甲,身上满是经过长途跋涉的疲惫,但此刻,他却异常冷静,似乎等待着什么。

  刘季早已预料到,萧何和曹参在看到局势不妙时会选择出城。他们虽然看似和县令一块,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并未真正站在县令这一边。而且,刘季也知道,萧何与曹参的智慧与谋略必定能帮助自己度过这场难关,尤其是在城门地形对己方不利的情况下。

  他不急不躁,只是静静地守在城门外,等待着兄弟们的到来。风吹动着篝火,火光在黑夜中跳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

  就在刘季发呆的时候,远处的路上传来了马蹄声,逐渐接近,带着一股急促的气息。萧何与曹参终于带着几名随行的士兵悄悄出现。他们没有声张,而是轻巧地绕过了城门,悄然进入了刘季的视线范围。

  刘季微微抬头,看到两位熟悉的身影走向他时,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没有更多的言语,萧何与曹参走近,便直奔刘季身边,站定。萧何轻声说道:“刘季,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王直已经死守城门,打算请求秦兵支援,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刘季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笑意,这种情况他预想过,见到城门迟迟不开他就有了心理准备。

  “幸好你们来告诉我了。”刘季慷慨一笑,眼含深深热情。

  萧何和曹参都没有说话,他们已经看出,刘季在这场局势变化中无疑占据了上风。他们身后,随着几匹马匹的疾驰,几名驿站的车夫和壮丁也陆续到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夏侯婴,那个曾经在沛县驿站做车夫的壮汉。他脸上带着一抹微笑,见到刘季时,立刻上前行礼:“刘大哥,您一切安好吗?”

  刘季微微一笑,摆摆手:“夏侯婴,不用客气,大家都辛苦了。怎么,在沛县过得如何?”

  夏侯婴低声道:“刘大哥放心。我们在驿站的职务让我们免去了那次徭役,县令不敢太过于为难我们。所以这次,才顺利带着这几位兄弟前来支援。”

  随行的几名壮丁也纷纷上前,与刘季打招呼,他们大多曾是监狱中的狱卒或驿站中的工作人员,和刘季在过去的岁月中有过一些接触。

  这些人虽然在县令的体制内有职务,但实际上早已厌烦了秦朝的压迫与腐败,对刘季有着深厚的忠诚与支持。

  其中一位狱卒低声说道:“季哥,我们在监狱里做了些手脚,提前带来了一些消息。王直现在虽死守城门,但他心中清楚,如果秦军真的调来援兵,沛县会被彻底撕裂。我们帮他是害了百姓,反而该帮你。”

  刘季感激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心:“多谢你们了,大家在这里休息一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县令知道,他做得一切都只是徒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萧何、曹参的到来,以及夏侯婴和那些曾在沛县担任职务的壮丁加入,刘季的力量再次得到了扩展。刘季心中已有了决定,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他必须利用这股力量快速占据沛县周边的要道,确保沛县的控制权在自己的手中。

  刘季看向萧何与曹参,轻声说道:“县令已向秦朝请求援兵,我们的时间不多,必须立刻行动,确保控制住沛县的所有出入口,并做好打完这仗迎接秦军的准备。”

  夜色依旧深沉,风吹动着沛县城外的干草与枯枝,营地中的篝火映照出一片片摇曳的阴影。

  刘季站在篝火旁,目光凝重,深思着接下来的行动。他明白,这场战斗的成败不仅关乎他的未来,还关系到沛县百姓的生死存亡。

  县令在城内的阴谋越发明显,若不速战速决,恐怕会被秦朝援兵扼杀在萌芽之中。

  刘季决定,必须要最大程度保持有生力量,同时利用民愤引爆城内的暴动,让县令的阴谋暴露于百姓之前,从而动摇其在百姓心中的威信。

  “县令密谋引秦兵入城,企图以援兵之力绞杀反秦之军。

  若不及时揭露,沛县百姓将被牺牲。

  明日午时暴动,速行反抗!”

  这段话简洁有力,揭露了县令的阴谋,也明确了暴动的时间点。

  刘季的计划是,在城门前发动猛攻,今天晚上将这封信绑在箭上,用箭射入城中,引发百姓的愤怒和反抗。

  刘季一条条地写完,迅速将它们绑在箭上,稳稳地将箭矢搭在弓上,瞄准了城墙上的缝隙。几支箭同时射出,迅速划破了夜空,带着布条飞入了城内。

  箭矢飞进城中的瞬间,整个沛县的气氛似乎微微一震。箭矢在城墙上发出的尖锐声音,不仅让守卫紧张,也让百姓们的耳朵微微竖起。在这压抑的气氛下,那些传入城中的字句,逐渐成为了风暴的起点。

  随着箭矢飞入城中,布条落在了沛县城内的不同地方。一些正在街头打扫的百姓、一些闲散的民兵、甚至那些早已失去希望的普通人,都捡起了这些飞来的布条。

  一位正在夜晚巡逻的民兵捡起了一张纸条,眼睛快速扫过上面的字句,面色瞬间变得愕然。他低声念着:“县令勾结秦朝?引秦兵来镇压百姓?”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心跳急促。周围的一些百姓见状,纷纷凑了过来,读到纸上的内容时,他们的眼神开始变得混乱和震惊。

  “不可能吧,县令真的勾结秦朝?”一位中年男子低声道,目光中带着难以置信。

  然而,随着更多的纸条被拾起,城内的气氛迅速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集聚,看到相同的内容,他们的眼神逐渐从震惊转为愤怒。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纸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