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霍巡身边却没有被他抢走风头,反而两人并立一起分外有压迫感。
徐复祯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到时真的闹大了,徐家人虽然还不至于动手打她,可是该有的气势不能少。有这么两人站在她后面,徐家人想拿捏她还得投鼠忌器呢。
冬月二十,徐复祯的马车抵达东阳巷徐府。
早有得了消息的婆子站在角门迎接徐复祯。那几个婆子看似坐在角门前闲话,其实早就注意着路边的车马。
徐复祯一行的马车一停下来,那几个婆子便一直偷偷打眼瞧着。
那几辆马车后头跟着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年轻男子,一个俊美无俦,一个凌厉冷冽。那二人发觉那几个婆子探究的眼神,冷冷地往那边一扫,倒叫那几个婆子一惊,忙避开了眼去瞧前面的马车。
后头的马车上先是下来了两个衣着体面的管事妈妈,再是两个俏丽大方的丫鬟。那两个丫鬟下了马车,又围在最前头的马车里,一个取来轿凳,一个候立一旁。那车夫早已上去打起了车帘。
京城回来的七小姐排场就是大!几个婆子对视了一眼,伸长了脖子看她。
一只素白的纤手先自马车内伸出,宽袖微微后退,露出腕间的金钏,在日光下闪着细碎的芒点。候在一侧的丫鬟忙扶了上去,紧接着,一个身披暗青色孔雀毛氅衣的少女自车厢里探出了身子,雪白的肤色被暗色袍氅映衬得光华耀眼。青丝云鬟上只简单簪了两支珠钗,更无余饰,却透出通身的华贵气派。
那几个婆子下意识要上前迎接,到底还记得大太太的吩咐,便没有起身,仍坐在角门嗑瓜子。
那两个管事妈妈便走上前来,面上含笑问道:“几位姐姐是徐府的家人罢?”
为首的婆子应道:“呵,正是的!姐姐是来做什么的?”
门口这么大排场的车马,又提前遣人送了信,这些婆子能不知道她们是来做什么的?
许妈妈和丙妈妈俱发现了对方的轻慢,不由对视一眼,到底顾及自己是客,便压着性子道:“我们是京城长兴侯府的家人,护送着贵府的徐小姐回来了!”
那几个婆子这才作恍然大悟状,纷纷起身迎上前去。
徐复祯没有注意到角门的暗流涌动。她下了马车,先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徐家的大门。
徐府的建式是当地常见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门庭前伫立着两座石狮,给这华而不繁的府宅更添了一分庄重。
徐复祯虽是第一次踏入这里,先前派人打探情报时早就知道了东阳巷位于府城最繁华的所在,如今大半个东阳巷都姓徐。
那几个婆子迎了上来,口中热络地说道:“这就是七小姐吧?跟小时候不一样啦!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徐复祯瞥了那几个婆子一眼,并不搭话。
许妈妈挤到徐复祯身前,道:“几位老姐姐赶紧带路吧!小姐舟车劳顿,杵在门口算怎么个事?”
徐复祯跟在她们后头进了徐府,心中却想:这几个婆子看衣着也是体面人,怎么会这么没大没小地给她摆长辈谱?定然是主家授意。
这样一想,她心里反倒松快起来,就怕徐家人表面对她客客气气,倒好像自己成了恶人似的。
引路的婆子引着她们进了庭院。如今仲冬时节,未化的积雪压在庭前的松柏之上,更显出几分银装素裹来。那庭院曲水回廊,想必春日的景致会更好。
这样一想,徐复祯心里就更痛:这繁华的府宅跟姑母口中的耕读世家、勤勉肃朴的徐家似乎相去甚远。其中不知花掉了她娘留下来的多少银子,她本不是财迷,但一想到前世徐家人对她的作为,心里又恨得牙痒痒。
徐家把相邻宅院之间的围墙打通建了影壁墙来分开各房,既分明又紧密。徐家人口不少,听说买下东阳巷大半的宅院才住下主支的几房人。
婆子将她引到烧了地龙的花厅,含笑道:“七小姐快请进吧,太太在里头候着呢!”
花厅里烧了地龙,暖意盈沛。锦英替她解了氅衣,徐复祯径直看向厅内坐着的妇人。
那妇人三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一身雪青色的夹袄,瓜子面儿,粉腮黛眉,挽了个高髻,错落地饰以时兴的珠花。听到门口的动静,她也抬目望过来,两人目光相接,俱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惊讶。
徐家的大太太这么年轻?徐复祯以为徐家的宗妇会是一个端庄持重的妇人,就像她姑母一样,看着不怒自威才是,怎么这个大太太好像还有几分娇俏?
那妇人却是惊异她的排场。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排场怎么这么大?身后先是跟着两个管事妈妈,再是两个丫鬟,最后还有两个身材高大、风姿挺秀的年轻男子,看着既不像护院更不像家丁,压迫感十足。
这里虽是她的主场,可身后只有一名丫鬟跟着。
她一想到一会儿要说的话,手心里莫名洇出汗来。
第49章 初次交锋长辈立威天经地义,能叫欺负……
徐复祯自若地走上前去对那妇人施礼道:“侄女见过大伯娘。”
那妇人神色浮现出一丝尴尬,她身后的婢女忙道:“七小姐,这是六太太呢。”
六太太?
徐复祯嘴角微微一抽,她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回来,管家的大太太就派个六太太来应付她?
她心中虽不悦,面上倒还是含笑道:“原来是六婶婶。”
六太太微笑道:“坐吧。”
徐复祯依言在六太太下首坐下,她带进来的人便齐刷刷地站到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