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
;徐复祯一直在外头等着他们,见到徐夫人红着眼圈出来,心里颇不是滋味。
要说对不起,秦萧最对不起的就是徐夫人。姑母还是太心软了,她真替姑母不值。
三人各怀心事,一路无言地走到午门。
“我送夫人回府。”霍巡开口打破沉默,又在徐复祯额前印下一吻,“你也早些回宫吧。”
徐复祯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隐隐觉得霍巡今天有些不对劲。
天色还早,换平日他肯定要千方百计哄着自己跟他回府。
是不是她留下秦萧的命,他不高兴了?
可是,她不想杀秦萧。唯有他活着,她才会有危机感,才不会重蹈覆辙。
方才跟秦萧的对峙实在是耗费了她太多精力。徐复祯顾不得考虑霍巡的心情,先回到寝殿里沉沉地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她断断续续梦到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第一次进侯府时她才七岁。
小孩天生排斥外来者,秦惠如故意带人作弄她,是秦萧阻止了秦惠如的恶作剧,并放言谁欺负
她就是跟他过不去。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温柔的哥哥。
八岁时姑母给她定了婚约,她还不知道婚约代表着什么,秦萧告诉她:“代表哥哥会保护你一辈子。”
十二三岁时情窦初开,秦萧已经长成了翩翩美少年,她满眼都是他,为他绣荷包,帮他写老师罚抄的功课。秦萧会攒下月银,给她带外面的零食首饰。
他的书房有很多平时读不到的书,她跟秦惠如偷偷去翻来看。秦萧知道后惩戒了惠如,却让她以后想去就去。秦惠如哭着说他偏心,秦萧却道:“你只是妹妹,祯儿是要跟我相伴一生的,我的就是她的。”
因为他这句话,侯府上下没人敢看轻她。
她的宗之哥哥,怎么就变成那样了?不,原来她的宗之哥哥只是秦萧表演出来的人格罢了。
那个永远温煦谦和的少年郎,原来从未存在过。
徐复祯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殿内昏昏沉沉的,跟那诏狱里没什么两样。她伸手一摸,发现枕巾湿了一大片。
她怅然若失地在床沿上坐了许久,直到宫人传膳进来,点起了灯火。她没什么胃口,只挑着清淡的春笋拌香蕈吃了几筷子。
这时外头又有人通报。
徐复祯眉心一皱。宫人不会这么不懂规矩,挑着她用膳的时候过来打扰。
出什么事了?
她把那宫人宣进来。
那内侍穿着青色葵花胸背团领衫,八品内监的官服,还入不得乾清宫。然而这身衣服她下午才在诏狱里见过,因此心里先有了不详的预感。
那内侍已经跪了下去,颤声道:“禀内尚书,罪臣秦萧,卒了。”
第137章 赐死她要安霍巡的心,也要给自己找回……
“啪哒”一声,徐复祯手中的银箸跌落在地上。
秦萧死了?
过了许久,她才听到自己的声音,像是从辽远的天边传来:“怎么回事?”
内侍喏喏道:“是相爷给秦大人赐了毒酒。”
徐复祯浑身的血凝住了。
霍巡……他没听到她对秦萧的发落么?
为什么要自作主张?
水葱般的指甲深深陷进掌心,她却感受不到痛楚,只有自心底泛起无边的冷麻。
那内侍低着头,等了半天没有反应,悄悄抬眸觑了徐复祯一眼,见她木着脸没有表情,神色里看不出喜怒,只好小心翼翼道:“秦大人的遗体就在刑部衙门,内尚书可要去看看?”
徐复祯回过神来,艰涩地说道:“不必了。让刑部照章程处理吧。”
“是。”那内侍如蒙大赦,刚退到门口,忽然又听她道:“秦萧的死讯派人递给他父母,只是楚国夫人那边先瞒着。”
“是。”那内侍退了出去。
徐复祯坐在原地定定地出神。夜色渐浓,烛台上的灯芯渐长,殿内的光线暗了下来。
宫女进来剪烛芯,看了眼桌上几乎没动过的菜馔,道:“菜都凉了,奴婢送下去热一热吧?”
徐复祯回过神来,摇摇头道:“不吃了,撤下去吧。”
她看着宫女将碟子一件件地摞进食盒中,忽然又道:“明天我不去上早朝,你让李公公带皇上去宣政殿。”
“尚书可是身子不舒服?可要传太医?”宫女忙道。
徐复祯摇了摇头。
她现在确实难受得很,在燃着银炭的殿内仍旧觉得手脚冰凉,头上像扎了无数根针般又痛又麻。
秦萧死了。
她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反而生出一种脱离掌控的恐慌。
霍巡明知道她要留着秦萧的命,还是一意孤行地把他赐死了。
他们还没成亲呢,他就敢这样无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