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看起来非常有近距离接触的希望。
不过海贝很快也意识到,这种希望非常渺茫。因为这已经到了两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之后,两艘船的漂流轨迹发生了偏移,两者的距离又开始拉远。
对方船上的情况只来得及看清那么一瞬。不过短短的靠近已经足够海贝观察出一些讯息。
对方的船上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人影,看起来也是个单人船只。对方始终站在最高一层的甲板上未曾移动,除了短时间内挥了挥手,也没有试图进行喊话沟通,更是没有进入过船舱,看起来对使用控制台通讯没抱任何希望。
而且,海贝注意到对方最高层的甲板上只晾晒些一些巨型海菜和各种大鱼,甲板上并没有出现无人机的踪迹,除了太阳能光板之外,也并没有看见什么太过于现代化的设施。
当然,可能是真的没有,也可能是都隐藏在船舱内。
不过由此看来,并不是每一艘漂流船都拥有无人机,也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通过控制台交流。
不知道这些存在需要特殊的交换途径,还是只有漂流基地才装备得起。
远方的人影挥舞了一会儿手臂就停了下来,继续停驻在甲板上观望。双方的距离只足以让海贝看到对方的大概身形,看不到对方的面容。
从对方的肢体语言来看,对方的态度相当友善,挥手可能是有交流的意图,但也不多。在察觉海贝被一动不动之后,对方也始终只是惬意地双手撑着栏杆站在原地观望。
双方默默对视,任由距离越拉越远。
两个既没有通讯设施也没有无人机的漂流船,好像也就只能彼此干瞪眼。这个距离即使喊话也不一定能听清,总不可能为了交流游到对方船上去,弃自家船只于不顾。
这个时候就越发显现出无人机在交换物资上的作用。
海贝目送着巨型游艇离开,面无表情的同时也在暗暗评估着两艘船之间的差距。
短短交错的那一会儿里,海贝尽可能地观察了巨型游艇的整体情况。
对方的一层甲板比较高,距离海面至少有一个成人那么高。船身与一层甲板之间的船身上并没有透明采光的窗户。
若是一层甲板之下也有船舱,那即使没光也需要通风。要么是下面的船舱房另有采光通风的开口,只是海贝所处的这一面看不到。要么就是底下的通风和采光全部依赖于科技手段,那么这些科技手段肯定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
整个二层甲板看起来都平平无奇。因为甲板上什么都没有摆。对方船舱的窗户并不多也不大,所以仅从外面也看不出船舱里的情况。
每一层甲板的空间都比较大,甲板和船舱的占地面积比例大概是二比一。
一层甲板的后方,海贝如今面对着的方向,还有一个类似于船坞的小型凹陷平台。这个小型水面平台大概能进去一个几米宽的小型船只。
现如今这个小型的凹陷里就固定着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小漂流平台。这个小漂流平台看起来像是一个用塑料泡沫板拼起来的漂浮平台。平台的边缘用绳子绑在巨型游艇上。
看这个塑料泡沫板平台上密密麻麻的渔网,海贝怀疑这个小型漂流船是是巨型游艇圈起来的养殖基地。
这块疑似养殖地的附近的甲板上架着非常粗的水管,水管斜向上,喷涌出带有弧度的水柱。水柱斜着喷出来,推动大船缓慢向前行进。
看远处海水泛起的浮沫,对面那艘巨型游艇应该不只有一个地方有水柱,所以漂流的方向和随波逐流的海贝有了较大的偏差。
望着水柱喷涌飞溅起来的水沫,海贝羡慕地快要流口水。这样大水流的水柱肯定不是人力整出来的。
对面漂流船上只有顶层镶嵌了许多太阳能板,看起来电能也不是可以如此肆意挥霍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游艇内部别有乾坤,还是有别的能源驱动。但能任由水柱持续如此,这艘船的能源供给一定游刃有余。
真是越想越羡慕。真想有个聚宝盆,最好能放进去一个太阳能光板,长出无数个太阳能光板。不过想想最初没有船的疲惫,自家漂流船如今有吃有喝也不算差了。
目送巨型游艇彻底离开视线,海贝畅想了一番未来想要的船只,然后在冰冷的现实里返回了船舱。
控制台的显示屏上,巨型游艇越漂越远,远到离开了控制台的信号捕捉范围,屏幕上又只剩下自家漂流船的信息。
海贝在心里感慨,原来上百米的巨型游艇也只是普通的漂流船,有那么充裕的能量却算不上漂流基地,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攒够一个漂流基地的家底。
以底仓现在的容量,就怕装满木头纸板都不够冰封季节取暖。接下来要为冰封季节做准备,或许自己也可以用塑料泡沫板构建起一个漂浮在海面上的筏子。
想到这里,懒散了半天的海贝突然又有了干劲儿。今天剩余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计划。不若还是下海碰碰运气吧?
今天的海底不适合捕猎和收割水草,但也可以找别的方向努力一把。
现在依旧还没有过去一天里阳光最热的时候,不管是待在甲板上还是待在船舱里都很热,远没有待在海底舒服。
海贝在船舱里又食用了一点压缩饼干补充体力,就从船头台阶位置又沉下了海底。
海底依旧只有小鱼嬉戏没有大鱼的踪迹。这片海域的水草也都长有萌萌的小触手,大多都会蜇人,珊瑚即使捡回船上也没有什么作用。下水之后唯一的目标也就只能是各种拥有壳子的小海鲜。
实在找不到小海鲜的时候,捡点儿合适的空贝壳也挺好。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