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p; 海底的黄沙里不时有小海鲜卧沙。因为此处珊瑚遍布,成规模的沙地也并不多。海贝跟着漂流船游动,一路耐心搜寻,小心地避开了珊瑚和水草。

  每遇到一个大一点儿的沙地,海贝就从随身空间里拿出铁铲,用铲子铲一铲沙子直接装到小网兜里。

  这个时候只要在海水中不停挥动小网兜,小网兜里的沙子就会从网眼甩出来。到最后留在小网兜里的就只有大型的石块和小海鲜。

  海贝如今不仅有两个小网兜,还有五个新收获的尼龙渔网,完全可以单独取用一个来淘沙,另外的渔网用来盛放收获的海鲜。

  这样一路下去反倒收获了不少东西,不仅有个头娇小的虾蟹贝,还收获了一些婴儿手掌大的小八爪鱼。

  小的贝壳虽然小到吃不着数,但可以一起收回去,到时候挑出来放到亚克力鱼缸里养着。

  这些贝类也能成为八爪鱼的食物。何况很多贝类本来会互相捕食,到时候任凭它们捕食,都不用担忧喂食口粮的问题。

  第80章

  海贝一边上前游,一边挥舞,铲子收集小海鲜,不放过自己路过的每一片沙地,势必要掘地三尺。

  收集的小海鲜装满一个网兜,海贝就把东西转移到漂流船上。小海鲜没有几口肉,壳子却异常沉重。海贝每次觉得袋子拖动起来吃力的时候就往船上转移,收获的小海鲜装在尼龙绳渔网里挂在护栏上,海贝则拿着小网兜继续下海狩猎。

  一趟又一趟,阳光的亮度开始转暗的时候,海贝拖着最后一袋收获爬上了漂流船。

  漂流船船头台阶上已经绑了四个装满小海鲜的渔网,海贝如今拖上来的是第五个。

  渔网里不仅有活着的小海鲜,还有不少空贝壳。这些贝壳掩藏在沙子底下,有时里面还会住着寄居蟹或是八爪鱼。

  因为海底不方便挑拣,不管是完好的贝壳还t是破损的残片,海贝都装在渔网里带了上来。

  这个时候阳光已经没有那么毒辣,海贝正可以坐在船头台阶上就着海水处理这些东西。

  活着的鱼获要尽快处理,尤其是虾类和螃蟹类。要尽快把它们分类出来转移到其它养殖容器,以免它们长时间待在尼龙渔网里用钳子破坏网线。

  得益于上一次漂流基地的交换,以及海面上飘过来的快递丰收,海贝如今财大气粗,拥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渔网,怎么方便怎么装,倒腾起这些海货来简直不要太顺手。

  先处理刚刚拖上漂流船还没来得及绑到护栏上的渔网。渔网里的鱼获半泡在台阶旁的水面,网口有一个固定点绑在护栏上方便取出东西分类。

  这一次在海底收获的螃蟹个头最大的不过杏子大小,虾类更是没有超过小指头大的,收获寥寥的八爪鱼也只有婴儿拳头大小。

  海贝把螃蟹、虾和八爪鱼分到塑料桶里,塑料桶的内壁比较光滑。这些小东西不容易逃逸。

  剩下的大多都是贝类。

  超过蚕豆大小的贝类都归置到麻绳渔网里,麻绳渔网的网眼比较大,太小的贝类扔到里面容易脱离。

  剩下的小贝壳都扔到尼龙绳渔网里,尼龙绳渔网的网眼只有豆粒大小,连小苗都能兜得住。

  空贝壳挑出能用的装到麻绳渔网里,到时候一块倒在船尾的大渔网里。实在不能用的贝壳残片则直接用力一抛,残片就回归大海。

  五大袋的东西整理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渔网清空。海贝并没有急着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而是把地笼也拖到了船头台阶上。

  地笼里因为塞满了诱饵,已经成功吸引进来一批新的食客。如今渔网多了,地笼可以利用得更充分。早点把里面的鱼获清空就能早点引诱来新的鱼获。

  海贝把地笼里的鱼又单独分装到渔网。然后就可以给地笼补充饵料。

  处理海鲜时,不食用的部分都收集在蜂蜜罐里放在船舱外。

  绑在护栏上的蜂蜜罐里的饵料已经有了微妙的味道。

  海贝把蜂蜜罐子解下来倒出里面的东西。还能维持住形状的固体部分塞到地笼的饵料袋里,剩下的软烂如泥的部分则弃之不用,让它们重回大海。

  清空的蜂蜜罐子在台阶旁的海水里冲洗干净,重新绑到护栏上留待以后继续使用。

  海贝把整理出来的装有鱼获的袋子依次绑到船头台阶旁的护栏上。因为护栏的底部距离海面有一定的距离。海贝特意拆了一个麻绳渔网作为这些渔网的延长线。

  这些渔网就是简易的养鱼设备。

  新鲜的鱼获养在鱼缸里很容易翻肚皮,倒不如养在大海里,既不用担心喂食的问题,也不用时刻惦记着换水。

  当然船舱里的鱼缸也不会弃用。鱼缸里会养上少量的鱼获作为近日的食材。

  琐碎的分类活计特别耗费时间,蹲久了腰都有点酸,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完全转变成了月华。

  今日的活计也到了收尾的时间。

  海贝把塑料桶里的虾、螃蟹和八爪鱼转移到亚克力鱼缸里。鱼缸里重新注满海水。拥有通风口的亚克力盖板扣好锁死。

  这鱼缸里的小海鲜能活下来哪一个,哪一个就会成为海贝近期的食物。咽了气也能趁新鲜下锅。

  最后沥水篮里还剩下一捧小鱼和小虾。这些小鱼虾最大的只有小指头大小,密密麻麻得堆在一起大概有一斤沉。

  这些就是海贝为自己预留的晚饭。小鱼虾在沥水篮里控干水分。个头这么小,海贝都懒得处理里面的内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