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年的面膜都用光了。现在物流进不来,她只能湿敷一些保湿水。
终于下雨了。
雨后的空气清新安宁,少了许多血腥味和火药的味道,她很喜欢,把公寓里的窗户都打开,好好地通了会儿风。
今天暂时没有什么事情,她找了处信号好的地方,给赵涟清拨了视频通话,那边秒接。
时隔大半个月未见的面容出现在镜头里,她满怀思念地伸出手,隔着屏幕轻轻抚摸着他的脸颊。
“哥哥好像瘦了。”
赵涟清刚要开口,便咳了几下。沈念连忙问:“你怎么了?”
过了几秒钟,他缓了缓呼吸,平静地冲小姑娘摇了摇头:“没事,最近申城降温,我可能有些着凉。”
她微微蹙眉,连忙看了眼电脑上的时间,脑海里飞速换算了一下,现在竟然是国内时间凌晨四点半!
他是没睡觉,还是已经醒了?
“你还在加班吗,为什么这个点还不去休息?”
赵涟清愣了愣,似乎也才注意到时间,神色略微局促。
“嗯,马上就去睡觉。只是突然有预感,今天或许能等到你的电话。”
他说罢,缓缓笑起来,也伸出手,碰了碰她的脸颊。沈念方才星星点点的气恼顿时消散,一股无奈弥漫心头。
“哥,照顾好自己,答应我。”她认真道:“如果你过得不好,我会比你更加心痛。”
赵涟清轻轻叹了口气,点点头。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人敲响,舒凡的声音如骤雨般急切地响起了起来。
“沈念,你在家吗?苏尔坦方才突袭圣河南岸,我们五分钟后立刻出发!”
屏幕里的男人闻言,立刻将唇边的话咽了下去,轻声道:“你该走了。”
沈念直直地看着他:“哥,你方才是不是想说什么?”
赵涟清温柔地笑了笑,面色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
“没什么,就是让你注意安全,你也不要让哥哥担心。”
第130章 沈念耳畔边,似乎有谁在喊自己的名字……
挂断视频电话后,沈念立刻穿好衣服,一把抓起提包,匆匆往外走去。
舒凡已经在楼下等着。他靠在一辆破烂的红色雪弗兰旁,冲她滴了滴喇叭。
沈念熟练地坐上副驾驶,系上安全带:“什么情况?突袭地点、时间和伤亡人数有了吗?”
“突袭刚发生不到五分钟,目前了解的信息太少,至少有一所小学和一家医院遇袭。”舒凡启动车子,老旧的发动机发出一阵刺耳的吭哧声,几乎将他的声音淹没:“伤亡人数暂时不明。”
“医院?”沈念瞪圆了眼睛:“他们疯了,为什么要轰炸医院?”
舒凡浓眉紧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快:“问就是误袭,这种借口都用烂了。待会儿估计不会让我们拍摄。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
沈念心领神会地点点头。
他们虽然是记者,但战场上枪炮无眼,能保护他们的只有身上印着「PRESS」的防弹衣和一顶防弹头盔。且很多违反国际人道主义公约的作战行动里,揭露真相的记者也会被灭口。
这次苏方轰炸了医院和小学,已经明显违反了人道主义条约,舒凡的担忧不无道理。
沈念的神情凝重起来,她突然侧过头道:“待会儿你尽量拍到医院和小学的镜头,如果他们阻拦你,你就佯装配合,我的手机会一直开着录像模式,可以帮你偷拍一点。”
这是个容易引火烧身的办法,舒凡的脸上写满了不赞同。
但却是一个双重保险,至少可以保证一个人能拍到医院和小学受袭的画面。苏军如此公然违反人道主义公约,他们的视频若是能公布出来,在国际舆论上必然会引起哗然,到时候拉苏的停战协议,说不定可以再次提上议程。
舒凡最终也没有拒绝,沉沉地点点头:“注意安全,及时撤退。”
“你也是。”
到了地方,两个人才发觉事态远比想象中更加严重。被轰炸后的现场惨烈无比,饶是舒凡这种见惯了战争场面的摄影记者,都感到毛骨悚然——整个医院和小学几乎已经夷为平地,四处都是白蒙蒙的灰尘和瓦砾倒塌激起来的烟雾,火箭炮残余的硝烟味争先恐后地涌入每个人的鼻腔,还有浓郁到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血,到处都是血。
鲜血的颜色在满目破败中显得尤其刺目,从砖瓦的缝隙中流出来,从挂在树上的残肢上滴下来,从坐在大马路上捂着脑袋呆呆
傻傻的孩子手中溢出来。
幸存下来的人们似乎还没能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回过神来。他们衣衫褴褛,身子蜷缩成一团,眼神空洞,茫然地望着眼前仿若地狱般的惨状。一个小孩子浑身是血,跌坐在地上,无助地放声大哭。他的后背,整张皮都被高温烤焦,裂开的缝隙中,隐隐可见血肉模糊的鲜肉。
舒凡深吸了一口气,低声咒骂了一句,立刻掏出摄像机开始录像。头顶湛蓝色的天幕上,苏尔坦的轰炸机还在盘旋飞行,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轰鸣声。
沈念走到镜头前,面色苍白,声音微微发颤。
“现在是10月13日,就在一个小时前,苏尔坦君方突然对圣河南岸居民区发起了军事袭击,此次袭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我背后的一所小学和医院不幸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