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刘爷爷做的炸鸡翅是好吃,可你哥哥就没做成功过,拿那个去比赛,肯定完蛋。”
祝满仓说:“那让爷爷再教教哥哥嘛。”
“哪儿还有时间?你哥哥快考试了。”祝繁星转头问陈念安,“对了,你们什么时候期中考?”
陈念安说:“下下周一,周二。”
“呦,那你比完赛就要考试啦。”
“嗯,姐姐,我都怕这个比赛会影响复习。”陈念安发愁地说,“周五早上两节课不能上呢。”
“没关系啦。”祝繁星已经对他考青芽中学不抱什么期望了,说,“你就当是去参加一场课外活动,这大半年你也没参加过几次活动,稀里糊涂的就要毕业了,不如在毕业前好好玩一次,说不定能脱颖而出呢!你要是去区里打比赛,我去现场给你加油。”
“真的吗?”陈念安眼睛一亮,“姐姐,你别骗我啊。”
“我骗你干什么?”
祝满仓说:“我也要去!”
“行啊。”祝繁星说,“只要你哥哥晋级了,姐姐就带你去。”
陈念安笑了起来:“那我得好好准备一下。”
其实,对于这场烹饪比赛,陈念安先前并没有多重视,甚至觉得好笑,他想,大城市的学校真有意思,做饭不就是个生活技能么?居然还能拿来比赛。
在陈念安的观念里,比赛分三类。
第一类是学科类,像温明远哥哥参加的数学比赛、姐姐参加的英语比赛等等,这些赛事,现在的他还没有能力参加;
第二类是体育类,比如运动会上的跑步、跳远什么的,他腿不好,也不可能参加;
第三类是艺术类,画画、弹琴、书法、朗诵……他一窍不通,更加绝缘。
陈念安自己都没想到,小学阶段参加的唯一一次比赛,比的居然是做饭。
——
刘爷爷得知这个消息后,比陈念安还激动,仿佛是关门弟子要去参加武林大会,门派掌门恨不得倾囊相授。
周一到周三,陈念安每天傍晚待在202室的厨房,在刘爷爷的指导下练习一道菜,分别是小炒黄牛肉、炸鸡翅和啤酒鸭,一老一小忙得热火朝天,祝满仓和俞奶奶负责当评委。
祝满仓坚定不移地认为炸鸡翅最好吃,陈念安自己也最喜欢炸鸡翅,最后,四人一致敲定,就用炸鸡翅去参加初选。
刘爷爷的炸鸡翅可不是普通的炸鸡翅,有独门秘方,最难的是腌制阶段的配料比例,陈念安之前的失败都是因为没腌好,要么咸了,要么淡了,只要腌制不出问题,这道菜就算成功了大半。
周四傍晚,张珂和吴昊浩也来了202室。
三个孩子挤在小厨房,陈念安当着两个同学的面又练习了一遍炸鸡翅。吴昊浩给他拍照,记录下做菜顺序,准备晚上回去做PPT。张珂负责写英文稿,正与陈念安讨论时,吴昊浩嘴馋了,偷偷地尝了一个鸡翅,张珂指着他哈哈大笑:“耗子!你怎么偷吃啊!”
“太香了,没忍住。”吴昊浩吃得手上、嘴边全是油。
陈念安紧张地问:“好吃吗?”
吴昊浩竖起一个大拇指:“冠军。”
“真有这么好吃?我尝尝。”张珂好奇了,也拿起一个鸡翅往嘴里送,咬了一口就被惊艳了,“哇!真的好好吃啊!”
陈念安很是开心,刘爷爷看着三个孩子,也很欢喜,说:“好啦,你们先去外头玩,爷爷把其他菜做出来,就能吃饭了。”
张珂和吴昊浩在刘爷爷家吃完饭,跟着陈念安去了102室。
这还是陈念安第一次带同学回家玩,他拿出零食招待他们,三个半大孩子参观过102后,并肩坐在陈念安的小床上,吃着小零嘴,聊着班级里的趣事,又商量起第二天的比赛,说说笑笑,气氛特别融洽。
陈念安看着张珂和吴昊浩,心里既高兴,又沮丧。
高兴的是,他在东耀二小交到了两个好朋友。
沮丧的是,小学毕业后,他和他们就不能在一个学校了。张珂百分百能进青芽中学,吴昊浩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前十的水平,还在小学生编程比赛中拿过奖,进青芽的希望也很大。
而他自己,目前看来,只能升上东耀中学。
周五早上,陈念安带着打包好的食材和碗盘,七点半就到了学校。校内初选的地点在教师食堂,老师们已经把场地布置妥当,这个比赛办到了第三届,学校备足了电磁炉和炒锅,不需要学生自带。
有几个班级弃权了,最终,共有十组学生参加校内初选,都是五六年级的大孩子。
校内比赛的流程相对简单,人到齐后,直接开始做菜,限时半小时,做完后评委们品尝菜品,进行第一轮打分,再是PPT演讲,进行第二轮打分,最后两轮分数相加,选出第一名。
评委组是由校长领衔的七位老师,除了校长和教导主任,其他老师,陈念安都不认识。
两排桌子上摆着十个电磁炉、十个炒锅和十块砧板,老师下达开始指令后,孩子们便忙碌起来。
陈念安穿着围裙,头戴学校发的厨师帽,站在自己的炉子前,拿出已经解冻的鸡翅。
鸡翅共有十二个,在家里做好了腌制,第一步是上锅蒸。
把鸡翅蒸熟需要十五分钟,在这段时间里,陈念安没什么可做的,偷偷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