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
”
Claire笑了:“当然可以,我们非常需要又能说中文,又能说流利法语的传媒专业人才,Stella,我们保持联系,回巴黎后,你来找我。”
“好的!”祝繁星觉得自己的运气棒极了,“谢谢你,Claire。”
——
8月18号,祝繁星顺利结束翻译工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Claire一行人送进安检后,她带上行李,准备去另一个航站楼坐飞机回钱塘。
赵经理三人也来送机,他要回上海,跟在祝繁星身后,叫她:“哎!Stella!”
祝繁星:“……”
这一路同行,两人都很理智,没有再闹过矛盾,但在心里,因为初始印象太差,祝繁星对这个人实在是没有好感。
赵经理走到她身边,问:“你在巴黎,什么时候毕业?”
“明年七月。”祝繁星说。
“那个……”赵经理清了清嗓子,说,“你毕业后,有没有兴趣来我的翻译公司上班?在上海,待遇可以谈。”
祝繁星目不斜视,走得飞快:“对不起,没兴趣。”
赵经理没再追着她跑,在后面喊:“你再考虑一下嘛!现在工作不好找!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我请你吃饭!”
祝繁星:“不用了,谢谢你。”
登上飞机后,她就把赵经理的微信删掉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她不想为难自己。
这一次做兼职翻译,祝繁星收获不小,学到了不少经验,还挣了一笔钱,顺便买好了一周后回巴黎的机票,还是从浦东机场飞。
十五天,她几乎没和陈念安联系过,算是一次排练,等她回到巴黎,他们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少。
这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祝繁星根本没想过,自己和陈念安会走到这一步。
在外出差时,她看到有趣的东西,或是吃到美味的食物,第一个念头就是拍下照片,想和陈念安分享,每一次都是硬生生地忍住,实在忍不住,就发在朋友圈,所有人都能看见。
她知道自己对陈念安有很深的心理依赖,必定会面临漫长的戒断期。
但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件事,她不能心软,不能胆怯。
她和两个弟弟有一个小群,群主是祝满仓,那是去年夏天,祝满仓刚注册好微信后拉的群,当时,他大声宣布:“你俩以后不能再背着我说话了!要说什么都发群里,让我也看看。”
祝繁星没听他的,一年来,还是和陈念安私聊更多,那个群的群名和祝满仓的微信昵称一样,三天两头地在变,现在,群名改成了“我姐最美”,是小弟在暗暗地讨好她。
群里只有祝满仓是活跃状态,每天自说自话,发着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表情包,有时候问的问题,显而易见是代某人发问。
【祝三宝】:@Stella,亲爱的姐姐,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祝大宝】:今天傍晚落地钱塘
【祝大宝】:是不是你给我改的群昵称?[生气]
【祝三宝】:[呲牙]嘿嘿,姐姐你回家吃饭吗?
【祝大宝】:吃
【祝三宝】:陈二宝问你晚上想吃什么?不能说随便!
【祝大宝】:清淡点的吧,我这几天吃得太油了
【祝三宝】:收到!
祝繁星把手机调到飞行模式,没多久,航班起飞,冲上云霄,她靠在座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回家,曾经是那么向往的一件事,现在,竟变成了一种压力。
——
留在钱塘的最后一个星期,祝繁星没再找借口往外跑,选择在家休息,看看电视,翻翻小说,到点了就去客厅吃饭。
陈念安还在学车,已经安排好了考驾照的时间,除此之外,他也不怎么出门,天天待在家里写剧本。
阮慧又给了他一个新本子,难度相当大,是一部古装探案剧,背景为明朝中期,涉及到江湖与朝堂,偏群像,探案分单元模式,陈念安分到两个案件,他翻阅了不少与明朝相关的资料书籍,已经做了半本笔记。
和祝繁星的体感一样,陈念安写作时废寝忘食,因为工作可以让人忘记生活中的烦心事,还能以此为话题与姐姐聊天。
吃饭时,陈念安会和祝繁星讨论剧情,比如,起因是A,结果是B,如何从A发展到B,中间要设置哪些伏笔、矛盾冲突,哪个环节能有巧合,哪个环节必须自然过渡……这种话题,祝繁星很感兴趣,每次都会与他聊得热火朝天。
只有在这个时候,祝满仓才会觉得,家里的气氛还是老样子,他扒着饭,开心地听哥哥姐姐聊天,可等他吃完饭、洗完碗后回到客厅,发现,一切又回到了原样。
姐姐躲在次卧,哥哥躲在主卧,家里明明有三个人,却是那么得冷清。
平静的一周很快就结束了,祝繁星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巴黎,陈念安想送她去上海,被她拒绝,只允许他送她去长途汽车站,那里有直达浦东机场的机场大巴。
在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大厅,姐弟俩并肩坐在椅子上等待检票,一个在玩手机,另一个,也在玩手机。
突然,祝繁星把手机递到陈念安面前,给他看一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