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来,上前砰砰砰敲门。

  开门的是温云起,他一脸冷漠:“要饭的?滚远一点!”

  高定财气得跳脚:“老子是你爹。你不孝顺亲爹, 是不是想被天打雷劈?”

  温云起看了一眼晴朗的天,如今已经入了冬,江南府四季如春,外头并不见寒冷。

  “我不怕。再说,老天若真有灵,最该劈的是你这种连儿孙都不管的混账。滚远一点!再敲门,我让志鹏抓你进大牢!”

  高志鹏如今是守门的小兵,这份活计还是吴老爷给的……吴老爷身子很差,原本到不了江南就要归西,还是胡文思出面给了个方子。

  高志毅在村里长大,一言一行都有不少人盯着,连字都不会认,突然拿出一张老方子,得编不少瞎话,而胡文思就没有这种顾虑,认识她的人都已不在人世,自然无人质疑。

  吴老爷病得很重,他出身京城富户,家中哥哥在京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过他是家中庶子,长辈没了后,哥哥给他分家,钱财给了不少,有底蕴的东西一样都没。他原本是送母回乡,结果差点死在路上。

  喝了方子两日,吴老爷就从奄奄一息到能下地了,他知道方子是好东西,厚谢了胡文思,到了江南修养后,还不忘给高家兄弟谋一份差事。

  胡父离世时,恼恨自家子嗣单薄,年轻时与妻子感情好,不肯纳妾生子,遇上灾年才会被族人算计。

  依着他的意思,若是多生几个儿子,多来几门姻亲,就能避免胡家的灾难。

  因此,胡文思要招赘。

  温云起不乐意去做那守门小兵,上辈子他就在衙门里混,简直混得够够的。

  关于入赘一事,若是胡文思一开始就提,赵氏肯定不乐意,但如今安顿下来了,建房子的银子都是胡文思出的,甚至连小女儿都有自己单独的小院住,此外,二儿子的差事也是沾了她的光。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差事,高家才能安心在此定居,之前攒下来的银子,买了四十亩地。

  有了宅子也有了地,只要家中不出败家子,他们也不用回乡了。还有,逃荒一场,历经生死,赵氏看开了许多,到底还是点了头。

  高大伯也听说了侄子有差事,心下格外羡慕,眼瞅着大侄子对自己一家很不耐烦,他不敢把人给惹恼了,试探着道:“志毅,我有几句话说。”

  温云起瞥他一眼。

  高大伯心下难受,叹口气道:“我们逃荒过来,不如你们运气好,没找到一个愿意庇佑我们的东家。这一路吃喝都是自己出,出门时的那点银子早就没有了……你们家有多余的院子,能不能借我们住上一段时间?我付租金!”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房子是一家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有些人倾其一生也建不好一个宅子。

  好不容易建好了房子,自己都还没住上,先给别人住?

  温云起呵呵:“肯定不能啊!”

  高大伯满心失望:“我不会亏待你……”

  见识了江南的繁华,且他们家乡大旱三年了,江南这边还一点影响都没有。高大伯也生出了在此安家的念头。

  他想的是先找地方安顿,然后与两个侄子拉进关系,不管是从他们手里借银子做生意,还是让已经有了差事的小侄子帮着给他俩儿子找活干,实在不行,他们租地来种,总能找到一条活路。

  “爹,我们走吧。”

  高志文受不了父亲的低声下气。

  几个月之前,还在家乡时,从来就只有高志鹏

  兄弟俩羡慕他们的。如今反过来了,高志文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站在此处,他都浑身不自在。

  面前的大门再次关上,高大伯站在原地发呆。

  高定财也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都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办?

  好多逃难来的灾民压根就没有到江南府,只在有水的那些小村落里租房子住,或者是厚着脸皮与村里的人家结亲……以期能在村子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高大伯也想过让小儿子与人结亲,可这臭小子,连去三个村子,他都看不上人家姑娘,没有丝毫自知之明。

  眼瞅着要过年了,一家人连落脚处都无。关键兜里的银子越来越少,想要租房过年,够租房就不够过年。再说,来年开春若是雨水好,他们在江南府又混不下去,还得准备回乡的盘缠。

  几人站在门口商量了一下,最后,高定财一人留了下来。

  高志鹏从城门口下工回家,看到自家门口有人,顿时皱眉:“别在这里逗留。”

  高定财在哥哥面前被两个儿子拒之门外,真的觉得特别丢人,只恨自己当时没反应过来给自己立威,听到小儿子这么不客气地撵人,高定财满腔的怒火瞬间喷发:“我是你爹!”

  高志鹏阴沉着一张脸,越过父亲推门,发现推不动后,又觉得正常。于是耐心敲门,门一开,他瞬间就溜了进去,然后砰一声关上门。

  高定财别说进门,连开门的人是谁都没看清楚。

  “不孝子!”他越想越气,恨恨在门口猛踹。

  大门纹丝未动。

  高定财蹲在地上,但凡有人路过,他就说自己是那家里的人,不过是妻儿生他的气,不让他进门而已。

  外地来的高家兄弟在这附近一片很出风头,众人只知道兄妹三人有个娘,还不知道他们有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