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
淼清现在还要三餐饮食,中间多少要停下为他做些或者买些吃的。
荒郊野岭做出的东西难免粗糙,不得不在农户家中借一借厨房。
萧淼清也趁着这个空档从马车上下来,放松放松双腿和坐酸了的屁股。
闻淳戴上面具尾巴似的缀在他身后,付意和张仪洲与农户商量好以后就进了厨房。
这小村落人不多,零零星星散在山脚下不过二十多户。
萧淼清他们这样面生的外来人很难不叫别人注意到。他没下车的时候就看见了围着马车仰头,一脸纯稚的幼童。
等萧淼清他们一下车,还没走两步,身后便跟了好几个年龄不一的男娃女娃,满面好奇眼睛亮亮地看着萧淼清。
其中有个女童大胆些,看见闻淳虽然戴着面具表情难辨,但萧淼清偶尔对他们会露出笑容,憋了一会儿忍不住对萧淼清说:“你长得真好看!”
闻淳对孩子的好奇也无恶感,随口接了一句:“怎么只有他好看吗,我长得也可好看了。”
孩子们嘻嘻笑起来:“可是你挡着半张脸,我们看不见啊。”
闻淳作势要摘下面具:“嘁,今天叫你们见识见识。”
“哎,”萧淼清拦住闻淳的手,“别吓着孩子。”
脸好看归好看,闻淳那双绿色的眼眸可是这些山里孩子不曾见过的,看上一眼不得叫他们惊着么。
闻淳抿了抿唇,不太甘心地放下手,别过头看见旁边有几棵枣树还结着枣子,又用胳膊肘推了推萧淼清问:“想不想吃?想吃我给你摘。”
萧淼清无奈道:“人家的东西。”
没想到刚才说话的女孩子接道:“那是我家的,你们摘吧。”
她对闻淳笑道:“你不摘面具也好看,一半好看,你们都好看,另外两个哥哥也是。”
闻淳觉得这小丫头讨喜,弯腰双手撑住腿看她:“你还挺有意思,你叫什么名字?”
女童道:“没名字,就叫丫头。”
她带着萧淼清和闻淳走向枣树,似乎是为了增加自己话里的可信度,又补充一句:“你们长得就像塑像的神仙似的。”
萧淼清听到这句也忍不住笑起来,他虽然体虚,不过一笑起来还是极好看,叫小孩儿们又看呆了。
女童见他好像还是不将自己的话当真,于是干脆拉住萧淼清的衣袖:“我没骗你,我带你去看神仙的样子。”
萧淼清没抵抗这股小小的力道,跟着她以及后面的一群孩子乌泱泱进了院子里的一间偏房里。
整个院子一共三间房,除了正屋与厨房外就是这件不大的偏房。
萧淼清原本以为这里面放着的会是许多杂物,没想到女童小心翼翼将门推开,里面摆着的却只是一方小小供桌。
供桌上的供品虽然不多,也不算新鲜,但看得出来是用心摆过的。供桌当中放着一尊泥塑的神像,萧淼清乍一眼没看出是什么神,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见这尊神像。
民间本来就有很多杂七杂八的神明信仰,常常会有不同地区就有自己独有的神明。有萧淼清不认识的神像很正常,通常来说这些神像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不过萧淼清在看清这尊神像以后却是一怔,因为上一次他看见这样的神像是他去城主所居的院中时,偶然瞥见过的。
两者差别不过是材质的华贵与贫乏。
至于说看出这神像似谁,却是看不出来的。神像的五官刻画并不精致,想来是倒模时也随便。女童之所以说像他们,怕多半是因为他们修道的气质与旁人有异而已。
“这神像是哪里来的?”萧淼清收了笑意,询问女童。
女童不解,不过还是说:“就是,就是家里的啊,我从小就有的,爹娘在节日时会拜。”
她看萧淼清的神色严肃,生出一丝怯意来,犹豫地看着萧淼清。
不待萧淼清多问,门外传来一声呵斥:“丫头!你们这些小毛头在那里干什么!?”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匆促的脚步声,一只粗大的手猛然将萧淼清身边的女童揪过去,继而一把灰扑扑的扫帚直接雨点似的打下来,“你们这些馋鬼是不是想偷供品吃!?”
女童被打得痛嚎,其他孩子则瞬间一哄而散,跑到了门外。
萧淼清见状立刻出手阻拦,他将丫头拉到自己背后,皱着眉头看打人者,丫头的生母,一个外表粗鲁的农妇。
“是我唐突了,不要这样打孩子。”
农妇见了他,露出几分局促神色,没了前面的气势,呐呐点着头勉强露出一个尴尬挤出的笑容。
萧淼清看她刚才拉过丫头打的动作就知道是打惯了的,心中因此有些歉疚又有些无奈。他当下当然可以义正言辞指责对方一番,只是又觉三言两语无法改变什么,多少有些无力感。
丫头抽噎着已经自己努力止住哭泣,她躲在萧淼清身后,却怕自己的泪水蹭到对方身上,并不敢靠太近。
此时闻淳从外头进来,手里有一捧红艳艳的枣子,他是见孩子们散了,不知里头怎么了便进来看看。
走到萧淼清身边,把手里的枣子全递给萧淼清。萧淼清却先对他摇了摇头,先从怀里的乾坤袋中掏出自己的荷包,从里头又拿出一把铜板递给农妇:“这是买枣子的钱。”
枣子是丫头让他们摘的,萧淼清怕她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