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0

/>
  梁易萧明晃晃下了逐客令,裴璟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低眸:“是,臣谢陛下恩典。”

  反倒是旁侧候着的高洪听了,浑身冷不丁打了个寒颤,他颤颤巍巍跟在裴璟身后踏出了御书房。

  宫中谁人不知,那片竹林是怀玉长公主的地盘,如果不慎撞见了,让梁嗣音回想起高洪当日所作所为,不打三十大板不罢休的架势。

  那可想而知他的下场会有多惨。

  躲这么多日,终究是躲不过去了吗……

  思及此,高洪认命地闭紧了双眼,长叹一口气:“裴将军,随奴才去竹林吧。”

  第24章 高高在上 埋三下

  竹影低斜, 漏进微光疏密有致,不偏不倚落在那袭雪白大氅上,兜帽下藏着张极为娇艳动人的脸。

  仿若一颗蒙尘许久的明珠, 被轻拂去青色薄灰, 重泛皎皎荧光。

  矜贵又疏离。

  梁安如攥紧衣袖,想起母后所处境地和遭遇,她语气不由带着哀求对眼前人说道:“恳请怀玉长公主殿下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让安如见母后一面。”

  见梁嗣音神色淡淡,没有理会的意思, 她又急道:“仅见一面就好,安如什么都愿意做。”

  说完,梁安如眼圈一红, 周围充斥湿润雾气, 瞧着她眸底盛不住的泪水就要簌簌往下掉。

  梁嗣音闻言,面无表情看向她:“收起你那不值钱的眼泪, 对本宫没用。”

  倒也不是别的。

  在梁嗣音还未曾和亲前,梁安如就用过此等法子,表面抹个眼泪让人心疼, 继而暗地里跟太后合谋, 以此诓骗她。

  说白了表里不一,不值得深交。

  “安如知道先前的事, 所作所为无法原谅,但……”她抽泣着, 泪眼婆娑。

  梁嗣音直截了当拒绝:“本宫不会帮你,自己去找皇帝。”

  梁安如连连摇头:“皇帝恨不得将我杀了泄愤,又怎会出手相助,况且他能留我活着, 不过是另有用处……”

  本来梁易萧是要把她一并处置的,但想起邻国来和亲,说要求娶一位公主,才勉强放过了梁安如。

  梁安如曾打探过这位自己即将去和亲,还未曾谋面的皇帝。

  与北幽死去的老皇帝年岁相同,性子是个暴虐的,相传曾用美人.皮活生生剥下来做鼓,也白骨做凳。

  送去的美人入账便是痛苦不堪,自始至终没一个好结果,不是死就是疯,甚至囚禁。

  相比之下,北幽老皇帝和善,早知如此她就该去和亲而不是让梁嗣音顶替,遭来了更大的祸患。

  想着,她眼眶又忍不住红了。

  也算是遭了报应,躲不掉。

  “那你怎么知道本宫就不会想杀了你?”梁嗣音话语轻描淡写,目光却是认真得很,“想死,不拦你。”

  梁安如被她突如其来的眼神震慑住,一时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可看到梁嗣音就要走,她还是下意识想追上去,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不料被绿桃拦住,她警告道:“倘若淑兰长公主执意再向前走一步,休怪奴婢翻脸无情,做以下犯上的事。”

  梁安如见绿桃气势汹汹,顿时泄了气。

  原来没了母后庇佑她什么都不是,就像梁嗣音以前一样,空有虚名,凡事不能由自己做主。

  走了一段小路,红杏见没人跟上来,又瞧见梁嗣音脸色不太好看,她不禁自责道:“陛下都明面上说过不要淑兰长公主来打搅主子,可她偏偏要来,先前奴婢拦下了,今儿确实是奴婢失职,坏了殿下的兴致。”

  梁嗣音不以为然道:“本宫了解她,梁安如要真的想来找,你们拦不住的。”

  她在深宫中长大,早看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任谁也不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的。当年梁嗣音性子要是软弱些,恐怕活不到现今。

  自从生母驾鹤西去,他们姐弟二人慢慢没了父皇宠爱,她和梁易萧自小相依为命。要清楚深宫中最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三天两头被蛮横挑刺,非得撞个头破血流才好。

  由于他们那会儿年岁小,又不受重视,宫女太监见风使舵,暗中使过不少绊子,闹出几回祸事,险些丢了性命。

  如果不是梁易萧皇子身份对太后有用,二人也绝非能活到现在。

  然后就是被迫姐弟分离,梁嗣音表面被养在宫外,实则是太后变相囚禁,关起来监视一年又一年,除了她自个儿外,身边人谁都可以出去。

  原因无它,要梁嗣音做太后手中人质来管束皇帝,所以导致宫中没几个大臣官员见过她,看着面生。

  再后来顶替梁安如去和亲,她才得以一见外面天光……

  梁嗣音对人对事,向来抱着有恩报恩,有仇必报的态度,断然不会让自个儿受半点委屈。

  也并不否认她失忆时软弱无能……

  主仆三人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皇帝专门安放马的地儿,看梁嗣音面露诧异,绿桃解释道:“先前殿下不在宫中,陛下就经常来这儿逛逛,顺便把马养在了此处。”

  “如若殿下不喜,奴婢去禀报陛下,看能不能将马牵至别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