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0

是否真的同叶胥所说的那般。

  令叶胥没想到时是:他们还带来了一些不知名的种子,叶胥看着这些种子,倒是有些熟悉,但具体的情况却说不出来,但叶胥还是很小心的将东西收起来。

  这些东西都是朝廷的那些官员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寻来的,可不能有半分闪失。

  确定东西没有问题后,叶胥便带着一群人,找了一片适宜的土地,将带来的土豆和红薯种了下去。

  他们带的土豆不少,足够种两亩地,叶胥想依照土豆变态的产量,种植两亩地的土豆应该也足够百姓们撑到来年吧。

  叶胥心中侥幸的想着,可是具体的产量还要等到收获时才能知晓,具体的情况还不可知。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再次买粮发给百姓,可到时候的手笔就没有这么大了。

  等到那时,这楚庭的粮食肯定也是不足,若是想要同样的价格买到粮食,别说是米商愿不愿意,叶胥都不好意思逮着一只羊使劲薅。

  令人发愁的事情太多,叶胥根本不敢细想,只得走一步算一步。

  叶胥命人将土豆种下后,又将带来的种子也一一种下。

  叶胥盯着人,将这些东西完全种下后想,之后的事情如何,那就看最后的情况,他能做的也都做了,若是还不能解决百姓们的口粮问题,他再想别的法子。

  此次朝廷赏赐粮食的发放同之前一样,但不同的是叶胥这次给县令门打了预防针,说是这些粮可能要撑到下个播种的季节,挑明了说就是:百姓们可能要靠着这些粮食撑到来年春天。

  叶胥也明确的表明,这只是最坏的情况,最好的情况是两个月之后便能再次发放粮食。

  所以让百姓们要省着点吃,留些粮食能撑多久就撑多久。

  叶胥没有说的是:若是实在不行的话,他再想办法。

  反正这次皇上给的赏赐也不少,还有那些大臣捐的银子,虽说那些大臣们捐的银子,叶胥已经充公了,如果靠着那些大臣的银子,百姓们撑到明年应当不是问题。

  时间一晃而过,叶胥这些天总是时不时的往地里跑,亲眼见证了那些土豆从发出幼芽,到逐渐长出藤蔓的过程。

  看着一片片的绿芽,叶胥的心中也渐渐地放了下来。

  这些土豆能发芽,百姓们冬季也好有食物吃,虽说这边的天气不像京城那般四季分明,但也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

  叶胥就靠着土豆和红薯的产量让百姓们过了这个冬季,若非如此,这一年中他总是免费给百姓们发粮也不是个办法。

  如果找不到能代替米的食物,白白的免费发粮给百姓,多少粮食够这么多百姓吃的。

  时间过得很快,大概过了两个多月,叶胥命人种植的土豆和红薯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也不枉叶胥这么天,每天都要来看看幼芽的长势,那架势恨不得把心留在地中。

  土豆和红薯的收获也很是喜人,许是这土豆不算是优质品种,此次土豆亩产在5000斤左右,并没内达到理想中的8000斤,但是这个产量对于叶胥来说也很是不错了。

  此次收获的红薯就没有土豆那般多,但同水稻的产量相比也不少,此次收获的红薯在4000斤左右。

  而且叶胥种植的那些什么茄子、西红柿还有辣椒什么的,此时也都到了成熟的季节。

  慢慢的也能吃了,现在是这些农作物的头一茬,不出意外的话,这些茄子、西红柿和辣椒什么的,一般能摘个五六回。

  叶胥看着眼前收获的土豆和红薯,很是兴奋,他仿佛能看到百姓们吃饱后满足的笑容。

  叶胥再次喊来了几位县令,告知了他们这土豆和红薯的亩产量,也将正确的种植方法告知了他们。

  毕竟这东西不像是水稻那般需要种植在水田中。土豆和红薯不像水稻那般娇贵,只要种到地里即刻。

  再者说,这里的气候合适,也适合种植,不出意外的话,产量应当都不错。

  当然,也要时刻注意害虫祸害茎叶。这就需要百姓们花费些时间和精力,需要在土豆、红薯长出枝叶时,注意捉害虫。

  叶胥将事情交代下去,嘱咐各位县令:“这些土豆和红薯是百姓们这个冬季的救命粮,等会我将这些东西发放给各位。现在这个时节,正是种植这些作物的好时候,你们发给百姓后,便让他们种下去,不出意外的话,百姓们能靠这些东西撑到明年。”

  叶胥一想到明年就有些发愁,若是明年还不能种植水稻,他怕百姓们光是吃红薯和土豆不习惯。

  毕竟这些百姓自小是吃米长大的,饮食习惯不同,叶胥怕他们适应不了。

  叶胥这样想可当真是低估了百姓们的承受能力,之前在灾荒年代,树上的树皮都能煮了吃,更何况是这样能做主食的红薯和土豆,更别说煮后的红薯吃起来又甜又糯。

  叶胥心中的忧愁无人知晓,百姓们的承受能力叶胥也不太清楚。

  等各位县令要去领土豆和红薯时,叶胥便一人给了他们一本书,上面记述了土豆和红薯的具体吃法。

  土豆可以直接煮了吃,红薯也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土豆可以做成一道主菜,红薯切碎了同米一起煮着吃。土豆和红薯都能煎炸蒸煮。

  总之,土豆和红薯的吃法,叶胥能想到的全部都写了上去。

  像是如何做红薯干,叶胥也都写了上去,这样能长期保存红薯的方法,叶胥肯定时要写上去。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