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


  毕竟李春梅要是真的考上大学了,那以后的日子就风光了,能去大城市走走,干嘛还和村子里这些个庄稼汉子结婚呢。

  李母和李父是老古板思想,不太能接受带着一家人去外面吃饭的事情,觉得自家做的东西干净,但一想这也算是“自己家”做的东西,态度也就迟疑了起来。

  李家四个人站在门口看了半天,愣了半天。

  二层小楼的规模,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店了,尤其是那又大又宽的牌匾,是虞棠亲手写的字,找人做的。

  李母倒是觉得有些尴尬,恼火地拽了李父好几次袖子,才让他终于意犹未尽地抹了把嘴,不说话了。

  他忍了太久,一直因为家里条件被人看不起,隔壁家三婶都能贬低挖苦他,现如今女儿争气,李母扬眉吐气,正想找个人炫耀呢,于是在马车上说得吐沫横飞,眉飞色舞。

  李母和李父有些摸瞎,问李鸿:“那个什么麻辣烫店,在哪里呢?”

  她故作谦虚,但话里的骄傲却很明显:“哪有,什么下馆子,春梅这段时间复习太累,天天熬夜苦读,好不容易考试结束,带她来放松放松。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了,什么都要做好,现如今算是一切的努力都有结果了。”

  李母点到为止,不想说太多,那样会显得有些像是炫耀似的,毕竟李春梅的考试成绩还没下来。

  一看李家四人一块儿赶车上镇上,猜到什么,抱着孩子的女人看了眼李春梅秀气的脸蛋,故意开口:“看样子春梅确实考的不错,这是要去下馆子呀婶子,准备庆贺庆贺?”

  真好,怎么李春梅这么厉害,这么会学,听李母的意思考得还不错,也不知道她这次能去什么大学。

  带他们来的人原本都要走了,却听李父强调般开口:“这是我姑爷的店,我们过来看看。”

  所以李家四口人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还收拾了一下,穿着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坐上了村里人的驴车,缩在后面的板车上,随着颠簸的路面一下下抖着。

  李鸿其实也不知道。

  她定定道:“那就去镇上吃麻辣烫吧,咱们一起。”

  车到镇子上了。

  一路上李父炫耀的时候,李鸿表情不耐烦,李春梅神色微动,看不出脸上有喜色,倒是显得神色郁郁。

  李鸿最开心,喜不自胜。

  李春梅眸色微动,沉沉地摇了摇头:“我都行,没什么特别想吃的。”

  李春梅是这次庆贺的主要人员,再加上她刚刚考完试,李父李母自然会顺着她,于是虽然还在纳闷什么是麻辣烫,但还是点头。

  李父斥责李母:“春梅什么水平你不知道呀,咱们村的高材生,我去镇子上买药的时候,遇到春梅老师,老师都能记住我,和我聊两句,这是多大的荣誉,春梅肯定发挥的不错,她底子在这。”

  他只听说过村子里人讨论,自己也没吃过,这段时间把他馋得早就想去吃一顿了,刚好赶上李春梅考完试。

  驴车一路颠簸。

  他们知道纪长烽和虞棠在做吃食方面的生意,但没料到,他们的生意居然开的这么大,看着这么正规。

  李母拒绝了很多次,现如今坐车又要坐他的车,这说不尴尬是假的。

  李父眉头拧起来:“他们什么时候开店了?而且他们搞出来的东西有什么可吃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可李母觉得专门去找纪长烽和虞棠,就像是故意要和他们要吃的似的,反而不好。

  李春梅考试复习的这段时间,纪长烽已经把二层装修,纳入麻辣烫店使用,开了几个包间。

  说起来,是挺长时间没见到纪长烽了。

  棠纪麻辣烫。

  五个字大气磅礴,毛笔字体勾勒出烫金纹路,每一个笔画看着都格外有气势,黑色的牌匾,烫金的字体颜色,显得格外有古韵。

  但赶巧了,纪长烽听虞棠的,在摆摊卖鱼丸的摊子打了广告和横幅,又安排了人在路口发传单宣传。

  这生意似乎真的是像村子里人说的那样,好着呢,红火的厉害,门口那个大伞下面那么多人。

  他也是纪长烽的员工,自然也是见识过老板娘的,知道虞棠那身段气质模样。

  车内的其余同村的人心里情绪不同,但看在李春梅确实是眼瞅着要飞出柳叶村的面子上,都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地附和着,应声点头。

  李母笑笑,这个值得开心的日子,她也懒得计较李父的语气:“是啊,是我糊涂了,这次春梅好不容易考完试,春梅有啥想吃的吗,我做点菜大家一起吃,好好庆贺庆贺。”

  李春梅考得好,李母自然心里痛快,考之前还忐忑,现如今因为李春梅说她考得不错,心里踏实,那些骄傲也遮掩不住的露了出来。

  但现在来看……

  赶车的小子叫高德海,之前来找李母商量李春梅婚事的几户人家,数他家最勤。

  一直低着的头徒然间仰得高高的,满脸都是兴奋,有种终于翻身把歌唱的欢喜。

  因为村子里到镇子上有段距离,村子里还没通客车,要去一趟比较麻烦,只能乘坐村里人的驴车去。

  李鸿眼睛亮了起来:“嗨,在家做什么吃的,无非就是那几样。这么值得庆贺的日子,咱们去镇上吃呗,纪长烽和虞棠不是开了个店嘛,咱去那里吃呗。”

  女人羡慕地看了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