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差异

  路井听老爹说,自家老太爷要见自己有事要询问。

  他便知道肯定是刚才,自己和表少爷他们说话的声音太大。影响到了老太爷见客人。

  路田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

  转身又对着谢秉礼道:“少爷,二老太爷也要你去正堂见客。”

  谢秉礼点头,让路井跟着在他身后,到了正堂。

  “学生谢秉礼,见过县令大人。”

  “孙儿见过祖父。”

  “草民,路井见过县尊大人。小的见过老太爷。

  谢秉礼和路井,对程似道和谢文元一一行礼。

  程似道今年二月时,见过谢秉礼。

  他对这位儒雅俊俏的生员非常有好感。他还记得,自己给谢秉礼点了县试第三名的成绩。

  只是,后来听说他在府试时染了风寒,后来的几场考试便放弃了。

  实在是太可惜了,以谢秉礼的学识,考秀才是不会有太大难度的。只是,在于凛生还是增生。

  “秉礼,身体可康复了?”程似道颔首问道。

  “多谢大人关怀,学生近日身体已恢复如初。”

  谢秉礼恭敬答道。

  “好,秉礼这气度,比之二月之时又有增长,想必,在谢夫子的教导下,学识亦大有精进。我可等着秉礼早日拿下凛生的消息。”

  “多谢县尊大人吉言,学生定当努力读书,明年再战府试,誓必拿下秀才功名。”

  谢秉礼说话的语气恳切,神态凛然。

  程似道对谢秉礼的回答很满意。

  去年,谢家的谢江南,已经为他这位永兴县父母官挣了一次荣光。

  他对桐江谢家是非常有好感的。

  衡州府一府之地,治下一十二县,三年一次的乡试,今年出了两个举人,在他治理的永兴县,竟然超过了其他九个县。除了雁山县是府城所在地。

  其他九县,谁敢说他教化无方。

  大周朝,与后世乞丐皇帝创立的明朝有所不同。

  取得县试合格的生员,可以称为童生。若当年院试未过,第二年必须再考县试,方有资格继续府试。

  若过了府试,院试未过,便不用继续考县试获取童生资格。

  若是府试过了,院试未过,便需要再考府试,府试过了才能继续考院试。

  因此,谢秉礼若要继续考取功名,明年县试过了方能继续府试的考核。

  程似道今日来谢家,是来请教治理稻田蛾虫之事。因而,他并未有对谢秉礼学识进行考教的意思。

  谢文元心里急着想知道沙洲村的水稻为何会比桐江村水稻长势更好。他便未在谢秉礼的学识上出言提示。

  他见孙儿和路井已给程县尊行过见面礼,便问道:“适才听人说,沙洲村陈氏的水田里,庄稼长势比我们桐江村这边水田里的庄稼长势要好?路井,那说话之人可是你?”

  “老太爷,小人莽撞了。小人不该在县尊大人面前失了礼数。”

  路井低头行礼,而后补充道:

  “刚才那话,的确是小人所说。”

  程似道见谢家的下人知书达礼,回话更是礼节到位,这种情况在永兴县境内可是少见的很。

  他不禁对谢文元更有兴趣了。

  永兴县文风不盛,本地接受礼仪教化之人占比非常少。

  在读书识字方面,除了靠近江河附近几个乡镇的百姓,有余力培养家中子弟读书识字。

  远离江河的几个乡镇,生员都没有几个。

  如此下去,行政资源只会更加集中在少数读书人多的几个乡镇。

  这样对山区乡镇来说,实在不公平。

  长此以往,永兴县境内的社会矛盾将明面化,对一县父母官来说,这就是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火药桶。

  程似道对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头痛。

  谢文元又问:“此事详情如何,你可细细道来。”

  谢秉礼耽心路井把他去沙洲村见陈新泉的事抖搂出来,便抢先一步对着祖父行礼道:“爷爷,这事还是孙儿来说吧?”

  谢文元道:“你昨日亦有去沙洲村?这是为何!”

  谢秉礼把去见陈新泉的事,换了个说法,只说去沙洲村会见府试时沙洲村的举子。

  于是,把在沙洲村看到有一处水田,大约三四十亩之数。

  那一处水田的禾苗,长势比其他地方的禾苗长势更茁壮。

  谢秉礼把那处水田的具体情形讲了详细。

  谢文元与程似道越听越觉得好奇。

  “秉礼可有仔细查看,那一处水田的禾叶上,青蛾虫是否有成灾之势?”

  谢文元问道。

  程似道有着同样的疑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