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为何古代最怕姓刘的造反?

msp;虽然统治者都很警惕,并且往往选择了残酷镇杀,但按下葫芦浮起瓢,他们纷纷表示,杀不完根本杀不完。

  因为金刀之谶让很多刘姓之人打心底认为:今日天命在我!明日黄袍加身!】

  赵匡胤:……什么意思?

  【所以说这个封建迷信害死人,失败者当然有很多,有人可能只在史书上出现了一句话而已。

  比如:“某某年,刘某或刘某某自称天子。”

  当然还真有不少成功呢,不然你以为后面那些玄汉、蜀汉、南汉、后汉,北汉,汉赵等等各种各样的汉是怎么来的?

  不然为什么刘姓是中国历史上出过皇帝最多的姓氏?】

  【甚至汉赵竟然是匈奴人化名刘渊建立的,欲夺我族天下。

  这说明什么?

  说明刘氏身上自带的神秘力量对当时的非华夏政权也产生了不可抵挡的吸引力。】

  大汉。

  “砰。”刘彻一脚踢翻桌案,怒不可遏。

  “卫青、去病,去,点齐兵马,把匈奴撵到极西之地去。”

  奶奶的,你们也配姓刘?

  刘渊:什么叫化名?俺真的是高祖后裔,可以滴血认亲的,实在不行,我还有族谱。

  冒顿:……子孙不孝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下一个强盛悠久的王朝,唐朝的到来,金刀之谶的影响力在渐渐减弱。】

  李世民:强盛、悠久?所以朕没做错。

  “哈哈,呸,大哥,你就安心去吧。”李世民仰天大笑。

  “尉迟敬德,去照顾好陛下。”

  “砰,砰。”尉迟恭手起刀落,提溜着先太子的头颅就往宫内走去。

  【但我之前说过,文化是有惯性的,思想当然也是,哪怕是到了唐朝,甚至宋朝,元朝统治者们仍然在忌惮着卯金刀这个姓氏身上的神秘力量。】

  宋朝。

  赵匡胤:元朝?

  说清楚啊,这个国号从来没听说过啊,朕连预防都不知道该预防谁?

  “……”欲说还休,谁懂啊,朕刚穿上龙袍就知道大宋没了。

  【还是那句话,幸亏当初刘备没赢,不然现在还真他妈不好解释了呀。】

  刘备:所以我到底该不该赢?

  只见天幕点开三个小点点。

  [?墨: 上天给了刘家四次机会,第一次汉高祖成功了,第二个光武帝成功了,第三次汉昭烈帝失败了,第四次宋武帝刘裕失败了,纵观历史没有哪个姓氏有许多次机会逐鹿于天下。]

  刘备:额,所以我是昭烈帝?

  刘裕:我是怎么败的?早亡?

  [西海岸黄佳烨: 刘备如果成了,黄巢就先杀我老刘家了。]

  唐朝之前的人不太理解,莫非这黄巢专杀皇族?

  后面的人想想觉得后辈言之有理,若是大汉三兴乃至四兴,黄巢那个杀才怕是能把刘姓之人杀得一个不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条哥: 如果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没去攻打鼠辈,或许还有些希望三兴。

  曲终人散、: 关键还是荆州关羽兵力不足一挑二,应该刘备庞统守荆州关羽诸葛亮去打益州,刘备处理人际关系一流,关羽水军水平强做人太狂。

  渎: 那是糜芳的原因,糜芳投降吕蒙,导致关羽被前后夹击,如果糜芳点烽火,守个几天,等关羽回来就行,江陵是一座大城,当年孙权打几千人的江陵都废了一年多,糜芳只要守几天就行,再加上关羽一直在加强城防。]

  蜀中。

  刘备正准备开口像诸葛亮道歉,瞬间研究一下鼠辈指的是谁,滑动的天幕就是慢慢的惊喜。

  二弟狂?二弟待人很温和的啊。

  糜芳投降?……天幕没说错吧。

  [是阿梦啊: 刘备要是成功了,那就是三造大汉,那就真的是万世之基业。

  以后这天下之主无论如何更替,都只能姓刘。

  刘世民,刘匡胤,刘元璋。]

  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所以朕要不随你们的愿,改个姓?

  [铁血真汉子: 刘备为了兄弟敢倾国一战!虽输了战争,却征服了后世多少热血男儿!桃园三结义!!!]

  刘备:所以是二弟死了,我为他报仇,才导致功亏一篑?

  “桃园三结义?”这又是哪来的?虽然吾等情同兄弟,可从未在桃园结义啊。

  “要不……改天找个桃园?”

  [傻鱼辣椒: 如果汉昭烈帝三造大汉成功的话,后世就真的只有刘世民,刘元璋了。

  别不信,试想一下刘裕在村口大叫一声,今天子有难,吾等刘氏子弟,愿效光武昭烈之志,共击之。]

 &em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