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天下形势

  沈不韦沉思许久,方才回答:“天下群雄大多出自草莽,未发迹时,只是寻常,难以寻觅。”

  “不过,据下官所知,河南道的李益、河北道的窦至德、洛阳的王玄肃、河东道的刘竞成、剑南道的张常逊。”

  “这几人各自割据一方,声势颇大,当为主上争霸天下的劲敌。”

  高楷暗自思忖,天下两都十六道,潜藏的枭雄,必然不止这些。

  只不过,他们大多不为人知。或者和他一样,只据有区区一州之地,不过天下三百分之一。

  至于这几个声名广传天下者,必然有不凡之处,须得留意。

  两人一番交谈,如同拨云见日。高楷对这陌生朝代的疑惑,陡然散去许多。

  沉默片刻,他转而看向右侧:“裴季,你多次出使,可知陇右道形势如何?”

  “下官略知一二。”裴季稍稍措辞,有条不紊道:“陇右道一共十二州,由多方势力占据。”

  “兰州以西,有陇右道节度使王威,驻守鄯州,兼领河、廓二州。”

  “以南,分属两家。薛矩占据洮、叠、岷三州,李昼攻取渭、秦二州。”

  “以北是河西道,以东为关内道。另有宕、武、成三州无主,混战不休。”

  高楷微微颔首,偌大的陇右道,同样群雄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

  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乱世。一旦参与争霸,便是赌上身家性命,不成即死。

  “如此说来,我方劲敌,当为王、薛、李这三家。”

  “薛家我略有耳闻,不知王、李二家是何情况?”

  裴季娓娓道来:“王威是朝廷委派的节度使,此人老迈昏聩,贪婪无度。”

  “只知搜刮民脂民膏,毫无治理军政之才能,迟早身死族灭,不足为虑。”

  “至于李昼,主上须得警惕。”

  “哦?”高楷好奇道,“这是为何?”

  “李昼出身陇西李氏,钟鸣鼎食之家,世代显赫。祖父是大周上柱国大将军,父亲为国公。”

  “他英武果敢,颇有智谋,曾击退突厥,解救先帝,先帝称赞其为麒麟儿。”

  “此人素怀平天下之大志,深藏不露;又礼贤下士,广交豪杰,为世人仰慕。”

  “必为主上一大劲敌。”

  高楷心中思忖,这李昼纯属家里有矿,自己又有能力,可以说是天之骄子。

  正如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四世三公,名望值拉满,士人不请自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加上他自身能力优秀,更是如虎添翼。

  高楷隐隐有一种预感,若没有他,这李昼必当夺取整个陇右道。

  三人相谈许久,见天色将晚,便各自散去。

  高楷漫步回到前院,忽见一个管事匆匆来报。

  “郎君,春秋书院封山了,学子都被遣散,听闻荀夫子一心隐居,不再过问世事。”

  “哦?竟有此事。”高楷有些诧异,这春秋书院多次和他作对,他本想设法反击一二。

  没想到,还没等他出手,这书院竟然封闭,掌门人都隐藏起来。

  也不知是什么情况。

  他转念一想,淡声道:“你去看看城中刘、吴、周这三家,有什么异动。”

  老师藏起来,总不至于徒弟们也一起吧,他们可是正年轻、想要建功立业之时。

  “是。”管事连忙前去打探。

  不过,不必管事回禀,他很快便知道这三家动静。只因吴弘基、周顺德二人前来拜见。

  这二人声称仰慕他的威名,特来投奔,愿效犬马之劳。

  高楷自是欢喜,化干戈为玉帛,当即下令封二人为八品录事参军,参赞军政之事。

  他暗中打量,只见两人头顶皆是青气成云,中心红光氤氲,命格、气运皆是上佳。

  难道,这便是他之前预感到的大才来投?

  他隐约觉得,这事没有这么简单,恐怕另有玄机。

  吴弘基与周顺德二人更是惊喜,没想到高楷不计前嫌,当即录用。

  虽只是八品小官,却代表着进入核心层,相当于创始成员。

  既然有了一席之地,确立君臣名分,一些隐秘之事,自然也对他和盘托出。

  “刘文敬携刘家人,前往渭州投奔李昼了?”

  高楷眉头一挑,举家外迁,又如此迫不及待,分明是对外表明看不上他,打他的脸。

  吴、周二人小心地看着他的脸色,轻声问道:“主上,是否派人追回?”

  “不必了。”高楷摇头道,“如此匆忙离去,显然是去意已决,心志坚定。何须去追回,让他去吧。”

  他可不想看到,麾下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君臣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