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梨花带雨

  天佑十年,九月。

  秋老虎的威力尚未过去,昼夜的寒意,已悄然降临。

  这一日,天光正好,张氏正在房中礼佛。

  她已年过四十,却依稀可见豆蔻之时的风采,如今虽然守寡,唯有几道细纹,诉说韶华易逝。

  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张氏嘴角含笑,只因高楷将她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儿子出息又孝顺,做母亲的自然欣慰。

  又有一众丫环道贺,大族主母往来奉承,越发添了几分喜气。

  如今诸事顺遂,唯有一桩心愿,便是为高楷姻缘一事。

  虽然多有相看,奈何无一适宜女儿,这金城还是太小了,比不上长安、洛阳、金陵这等名满天下的大城,大族如云,待嫁闺中的女子众多。

  没奈何,只能日夜给月老奉上香火,希冀早牵姻缘。

  正潜心祈福时,忽见兰桂迈步入内,笑道:“夫人,城中发生了一件奇事,您可得瞧瞧。”

  “哦?”张氏好奇道,“是何奇事?”

  “昨日夜里,那黄河边上,龙王庙中神像大放金光,照耀十里之地,端是稀奇。”

  “那积年的老人,皆说这是龙王爷显灵,为世人赐福呢。”

  “一大早,便有不少人前去上香,据说颇有灵验。更有那成就姻缘者,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和和气气的。”

  张氏眼眸一亮,这可真是打瞌睡来了枕头,她正想着这事,却恰好龙王爷显灵,正应在她心上。

  此时也顾不得龙王爷为何掌管起姻缘之事,一心想着去庙中上香,求个灵验。

  兰桂素日里贴身侍奉,自然知晓张氏的心愿,笑道:“我已把黄纸香油准备妥当,就等夫人移步呢。”

  张氏颔首一笑:“还是你贴心。”

  稍作收拾一番,张氏便出了府门,乘着马车,赶往黄河边上龙王庙。

  这庙宇本是香火平平,只有开春之时,众军民聚集一起,求个风调雨顺。

  龙王也只是尊崇之称,并非四海龙王,实则是供奉这黄河河伯。

  昨夜一场金光,引得城中众人纷至沓来,险些把门槛踏破。

  迎来送往的庙祝笑得见牙不见眼,看着香花宝烛堆积如山,心花怒放。

  众多军民除了烧香,自然要抽个签,求个心愿。这庙祝善于察言观色,对着大户人家,奉承不断。

  寒门小户虽未鼻孔里看人,倒也平常以待。

  正忙碌之时,忽见一个童子匆匆跑来,声音清脆:“大人,张夫人来了。”

  “张夫人?”庙祝纳闷道,“哪个张夫人?”

  童子正要回言,却见他神情一震,“莫非是高将军之母?”

  见童子点头,这庙祝一个激灵,急忙快走几步,出了庙门,至石阶下等候。

  果然见一辆马车赶来,四周一众甲士跟随,个个持刀带棒,偶尔泄出一丝杀伐气,让人脖颈一凉。

  这庙祝常在城中走动,颇有几分见识,知晓这张夫人喜静,不爱嘈杂场面。

  便派一众知客,请走诸多闲人,清理出一条小道,亲自引领张氏上香求愿。

  这神像本为泥胎木塑,因昨夜显灵,不少大户人家慷慨解囊,募到万贯钱财,正要塑造金身。

  如今却还是朴实无华,唯有太阳照彻,显出一轮光晕,引得众人直呼“神仙显灵”。

  张氏见了这场景,心中一动,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奉上香火,拜了又拜,生怕龙王爷感受不到她的诚心。

  又奉上香油黄纸,点起长明灯,求取姻缘签。

  庙祝一张嘴,蜜里调油,专为哄人开心,一迭声的吉祥话,说得张氏眉开眼笑,说不得捐些银钱,做个善功。

  待拜神已毕,张氏上了马车,沿着黄河边上一条大街,回返府邸。

  行至半路,人烟稀少之处,忽闻车外一声惊呼:

  “夫人,河中有一具人身。”

  张氏吃了一惊,掀开帘子,往那黄河之上看去,却正是一个人影,隐隐可见其衣着襦裙,想必是个女子。

  这世道,多有人活不下去自尽的,张氏满以为这女子也是这般,不禁叹息一声,吩咐道:

  “可怜见的,虽已寻了短见,却也是一条人命。”

  “不妨把她捞起来,入土为安吧。”

  “哎!”兰桂答应一声,“夫人心善。”

  几个水性好的甲士得了命令,跳入河中,把那女子尸身拉到岸边。

  却不想,这女子嘤咛一声,竟悠悠转醒。

  “她还活着呐。”

  那些个甲士见了她容貌,顿时看呆了去。

  兰桂略微皱眉,往前一观,却也忍不住惊叹一声,世间竟有这般美貌的女子,着实是她孤陋寡闻了。

  便是这段时日,陪着夫人相看不少人家的妙龄女儿,也不曾见过这等绝色。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