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犬马之劳

  眼见此景,夏侯敬德咬牙拜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皆我所为,高将军要杀要剐,尽管冲我一人来,勿要害我袍泽性命。”

  杨烨怒气未消:“哼,死到临头,方才悔悟。”

  “倘若主上并未防备,岂非遭你毒手?”

  夏侯敬德连忙说道:“高将军容禀,我绝无杀心,只不过心中不服,欲一逞武力,以免受人轻视。”

  高楷摇头失笑:“夏侯敬德,你武力绝伦,为人忠义,何须百般顾虑,自轻自贱?”

  “若我看轻于你,大可一走了之,甚至痛下杀手,何必多此一举,在此蹉跎时间?”

  夏侯敬德面露羞愧,一时只觉无地自容,低眉垂首,说不出话来。

  忽有一双乌皮六合靴映入眼帘,他不由抬头看去,却见高楷面上含笑,伸手扶住他臂膀,朗声道:

  “起来吧,我此前许诺不变,你若愿入我麾下,可任五品都尉,独掌一军。”

  “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意态诚恳,满脸郑重,落在夏侯敬德眼中,不禁虎目含泪,重重叩首。

  “草民有眼无珠,不识天下英雄,蒙高将军不弃,屡屡宽容,擒而不杀,此等大恩,愿为高将军粉身碎骨,效犬马之劳。”

  高楷将他扶起,正色道:“愿你我君臣一心,共谋大业。”

  夏侯敬德重重颔首:“主上若不弃,我绝不离,必誓死追随。”

  “好!”高楷朗声笑道,“得夏侯敬德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你我君臣,必能成就一段大业。”

  杨烨、邓骁二人齐声道贺:“恭喜主上,又得一员虎将。”

  高楷颔首一笑,转而说道:“敬德,你这些袍泽兄弟,若愿从军,可在你手下听用。”

  “若不愿,我可赐钱放还。”

  听闻此言,数百铁骑毫不迟疑,一齐下拜:“愿为将军效力。”

  “好!”高楷大笑一声,“快起来。”

  “入我麾下,须得严守军纪,不得肆意妄为。”

  “倘若建功,我必有封赏,绝无二话。”

  “是!”数百铁骑轰然应诺,“谨遵将军之令。”

  “谢主上!”夏侯敬德满脸感激。

  若非高楷爱才,屡次擒而不杀,他们这数百袍泽,早已一命呜呼。

  高楷笑了笑,朗声道:“事不宜迟,传我军令,即刻奔赴昌松,断赵元谦粮道。”

  “得令!”众人轰然应诺。

  ……

  且说张雍称帝之后,便以姑臧为都城,凉州为京畿,下辖神乌,昌松,嘉麟,番禾四县,皆设以重兵把守。

  昌松南靠琵琶山,邻近兰州;东有“金关银锁”之称的古浪峡,地势险要,山石突兀。

  所谓“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自古以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楷勒马伫立,遥遥相望,只见一座雄城,屹立在崇山大河之间,连绵数十里,首尾难见,不由赞叹一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昌松城如此险要,难怪赵元谦以此为大本营,转运粮草,放心大胆深入兰州腹地,而无后顾之忧。”

  邓骁点头附和:“此城易守难攻,数百年来不曾陷落。只需千余守卒,便可挡十万大军。”

  杨烨拧眉叹道:“我等兵马,不过三千之数,如何攻下此城?”

  众人皆无法可想,正默然时,忽见夏侯敬德拱手道:“主上,我曾为昌松城门小吏,驻守数年,知晓一处破绽,愿为先锋,攻下此城。”

  “好!”高楷大笑一声,“若能得胜,敬德当居首功。”

  “谢主上!”话不多说,夏侯敬德当即率领五百精兵,借助山林掩映,悄然渡过护城河,来至瓮城之外。

  而这一切,昌松守将张敦懵然不知,正于府衙之中高谈阔论。

  “听闻赵将军兵分两路,一路兵围广武,一路攻掠枹罕,一旦得胜,便可直趋金城,两面夹击,置高楷于死地。”

  “着实用兵如神,纵然孙武在世,也不过如此。”

  下首,一郎将拱手附和:“有大将军坐镇前方,攻城掠地,大王可高枕无忧,于城中静候捷报即可。”

  张敦为凉帝张雍族弟,深受信重,获封武威郡王,镇守昌松,督运粮草辎重,襄助赵元谦攻克兰州。

  闻言,他大笑一声,正色道:“如此甚好,赵将军为我大凉奋勇厮杀,开疆扩土,我等坐镇昌松,却不可懈怠。”

  “一应粮草辎重,务必料理周全,按时运达,不得有误!”

  “是!”郎君肃然应下,“末将时刻不敢或忘,必定万无一失,大王尽管放心。”

  张敦微微颔首,转而提起一事:“数日前,衍一真人千里传音,言语有一支敌军,翻越琵琶山,欲突袭昌松,断白亭戍粮道。”

  “你连日来巡视四方,可有察觉敌军踪迹?”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