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帝的旨意

  当时那样的遭遇,让赵琬简直心如死灰。

  那种哀莫悲怆的感觉,让她羞耻悲愤到了极点。

  就在那时,面前这个青年如仙人般忽然出现,将她从死寂的绝望中搭救了出来。

  就像话本小说里的大英雄那样。

  在她漆黑如渊的心间照出一束光明。

  后来听自己的兄长说,救她之人乃是司北王世子,年少得道的道门奇才、十五岁就被天师府授予道号的人杰天骄。

  她震惊万分,却又觉得该是如此。

  沉迷于言情话本的少女,哪个不幻想有朝一日,一个气概不凡、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解救自己于水火?

  以前她觉得都御史家的杨羽是,因为他年纪轻轻就考取了举人,说话还好听。

  但后来发现,他不过是个懦弱无能的草包!赵琬心中后悔极了,转而了解林渊。

  此时,她面对身前的人儿,却有点自卑和忐忑,自己都觉得过去是污名。

  但还是不死心的想知道林渊的看法。

  小娘扬起她稚嫩的脸颊,眼睛小心翼翼看向面前青年。

  林渊听到她大胆追问怎么看待她所做之事,心中顿觉有些怪异。

  但既然人家这么诚心问,他不好不答,思索了片刻,林渊引用道家真言,缓缓道:

  “经历像一面镜子,照着不可挽回的过去;人生却是行进的,就像流动的水一样。”

  “所谓往者不可谏,未来犹可追;郡主应该向前看,你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林渊沉吟半晌,给出自己的答案。

  赵琬听罢,眼睛不由得一下汪亮,嘴里默默重复那句话,往者不可谏,未来犹可追……

  双眸倒映的面前青年身影,愈发高大。

  “多谢世子的开解。”赵琬两颊浮出红云,声音颤颤轻扬。

  林渊一身酒气,也不想和这小娘多待,摆摆手,转身上了马车。

  赵琬站在原地,望着他的马车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才依依不舍收回目光。

  ……

  ……

  清晨,林渊见过一面的大太监前来传皇帝口谕。

  给他安排了在京的差事,美其名曰历练。

  林渊早料想到皇帝会维持这传统,因此也没太意外。

  不过等听到他需要去的衙门,他随即蹙了蹙眉头。

  不是六部、不是都察院、大理寺、京兆府、更不是国子监太学。

  而是司隶府。

  皇帝封他为司隶府左卿,位在司隶府牧之下,正三品。

  然后让他即日上任,并听从司隶府牧的安排。

  林渊很怀疑这事有内幕。

  前两天才和府牧钟会发生了点摩擦不愉快,他这就成为他的下属了?

  莫不是那钟会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林渊心里涌出不悦,对这个人的评价瞬间降低。

  小心眼。

  可皇帝圣旨已下,他不去就是抗旨。

  再不情愿也得忍着,这个时代,皇帝的权利近乎无限大,一言可决万万人生死,全国无数修士、军队都听从号令,随意调配国运,哪怕庞大如三教,也要压低说话的声音。

  林渊轻吐出一口气,双手接旨,感谢皇恩。

  前来传旨的红袍大太监,笑着道:“殿下,陛下让奴婢问您一个问题。”

  林渊整理情绪,做出倾听状,“公公请上前宣旨。”

  红袍大太监赶忙摆摆手,“不是圣旨,只是一个问题,陛下说了,您不想回答也可以。”

  皇帝问话哪有不回答的可能,林渊做了个请的手势。

  大太监清了清嗓子,“陛下问您,是否愿在京师成婚,如果想,他老人家便帮您挑选世子妃。”

  听到竟是这个问题,林渊微微松了口气。

  思索片刻,给出一个大概大概的答案,“陛下愿帮臣挑选良人,乃臣之幸。如果实在适合,臣愿在京师成亲,请陛下当证婚人。”

  他父王、以及过世的祖父都是在京师成的亲,这倒也成了一个传统了。

  林渊打算到时候细说,适不适合,那要看具体情况,可操作空间不小。

  红袍大太监得到答案,拱手告辞。

  林渊送他出中门,沉吟了片刻,动身前往司隶府。

  事到临头,不去是不行的,不如变被动为主动。

  他堂堂亲王之子、天师府嫡传,当世少有的七境修士,钟会不敢真对他怎样。

  ……

  司隶府属于一品衙门,也位于皇城内。

  地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