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br />
  九阿哥好说歹说,户部尚书总算愿意借人。

  虽然借的不多,就五个,却也很够用了。

  毕竟户部的人擅长点算和整理,一个人就顶外头五六个人了,手脚麻利又勤快,效率还高。

  户部尚书居然愿意借人,九阿哥还是很意外的。

  他还以为需要上门苦苦劝说几天,户部尚书才会勉强同意。

  户部尚书看九阿哥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好笑道:“贝勒爷特地前来借人,想必是问过皇上的意思,皇上也同意了此事。”

  皇帝都同意了,他还阻拦,这是想死还是想死呢!

  九阿哥一愣,疑惑道:“我并没有说,尚书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户部尚书无语,这还需要问吗?

  借调六部其他的人去别的部门,没问过皇帝的意思,九阿哥敢自己做主吗?

  九阿哥顿时明了,原来户部尚书是看在皇帝的份上才那么爽快借人,并不是因为他的缘故。

  他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户部尚书却道:“要其他人来借调,微臣最多借一两个人。毕竟对方未必为了认真做事,借多少人都没用。还是因为贝勒爷的缘故,微臣才愿意多借几个人!”

  这话让九阿哥又高兴起来:“多谢尚书大人了,那人我就先带走了。”

  知道户部的人手一向不足,户部尚书能腾出五个人来,确实诚意很足,也够给自己面子了。

  九阿哥高高兴兴带着户部五个人到了兵部,发现里面一团乱,顿时满脸疑惑。

  兵部的人见他来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连忙冲过来,七嘴八舌说起如今的情况来。

  九阿哥听了一会,才明白兵部尚书不知道为何被皇帝发落,要闭门思过一个月。

  兵部两位侍郎还被御林军叫走了,说是叫去御前问话,究竟什么事却谁都不敢问。

  兵部一向都是尚书的一言堂,两个侍郎也只是听尚书的,底下人更是唯命是从,因为不听话的都被打发走了。

  于是兵部尚书不在,两个传话筒一样的侍郎也被带走了。

  兵部的人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个个慌乱得很,求救一样看向九阿哥,只盼着九阿哥能说点什么叫他们安心。

  九阿哥刚才还在户部,哪里知道兵部出了什么事,更不可能打听到兵部尚书的问题了。

  他只含糊道:“我这是奉皇上的命令去整理兵部的卷宗,你们平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些事还是少打听为好。”

  兵部尚书和两个侍郎的事,他们打听得越多,知道得多了可能也要被连累着倒霉。

  兵部的人面面相觑,顿时听话不敢胡乱打听了。

  他们按照九阿哥的意思,平日做什么就做什么,按部就班,倒是不如之前那么一团乱的样子。

  户部几个人跟着九阿哥来,听他三言两语就安抚住兵部这些慌张的官员,又让他们回去继续各司其职。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对九阿哥的印象倒是更为改观。

  之前只听说九阿哥不学无术,如今看来他果真还是阿哥,处事依旧得心应手。

  把兵部这些人打发掉,九阿哥就带着人去了后边放卷宗的小房间。

  户部的人不由疑惑,不是说带他们来整理司武库吗,怎么忽然就整理卷宗了?

  九阿哥敞开小房间的门,看着外边没人,这才小声说道:“司武库丢失的东西,必然是兵部上下一起瞒着,他们哪怕没动手也会知情。要咱们直接去司武库,他们发现后,肯定会把首尾收拾干净,那就无法找到线索了。”

  虽说是整理,其实也是想顺藤摸瓜,看看除了兵部之外还有谁参与其中。

  要是太快打草惊蛇的话,这事就很难进行下去,对方也警惕起来,很可能线索全部都要断在自己手里。

  九阿哥指着小房间和后边的司武库说道:“卷宗这里离着那边不远,从这里能看见司武库门口,清楚出入的都有谁。”

  户部的几人立刻明白九阿哥的意思,这是让他们盯着司武库的门口,不由疑惑道:“九阿哥,只盯着出入之人记录下来吗?”

  九阿哥对他们笑眯眯道:“当然不止,听闻这司武库只有一个管事在。我特地选你们几个,就是因为你们最会来事,跟那管事套近乎,送点什么都行,把人弄走,其他人就能进去点算整理。”

  他掏出一个荷包,递给几人。

  其中一人接过来,感觉荷包沉甸甸的,里面好几个大银锭子,不由大吃一惊:“九阿哥,这些都要用在那管事身上吗?”

  九阿哥并不吝啬钱财,只点头道:“对,你们请他吃喝,拉近关系,都需要银钱,不需要省着用,不够再问我要。”

  说完,他就打了个哈欠,留下几人准备离开。

  几人立刻叫住他,着急问道:“九阿哥不留下来,这就走了吗?”

  九阿哥点头道:“我留在这里,兵部的人反而警惕。你们找个借口,就说我有事要出宫,隐晦点告诉他们,我这是想偷懒了,在户部那边也是这样,让你们帮忙打掩护的。”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顿时明白九阿哥的意思,连忙点头答应。

  九阿哥跟他们摆摆手,潇洒离开。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