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悄悄话

  袁天罡,这位在大唐声名远扬的奇人,如今也已垂垂老矣,身体每况愈下,连行走都成了奢望。

  朝廷体恤他,特意为他发了一把轮椅。

  本来看他这虚弱的身体状况,李淳风满心担忧,实在不想带他来参加元日大典,生怕路上有个闪失。

  可袁天罡却态度坚决,眼神中透着执拗,他紧紧抓住李淳风的衣袖,声音略带颤抖却又无比坚定:“我一定要去,我害怕,怕这是我最后一次能参加元日大典了。”

  李淳风看着他那满是渴望的眼神,心中一软,终是点头应允。

  于是,李淳风和张玄微小心翼翼地推着袁天罡,缓缓穿过长安的大街小巷。

  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虽不炽热,却也带来丝丝暖意。

  朱雀大街上,早已张灯结彩,红绸飘舞,花灯高悬,五彩斑斓的装饰将街道装点得格外喜庆。

  百姓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携家带口,或三五成群,手中拿着各种小玩意儿,欢声笑语回荡在整条大街上。

  有卖糖人儿的小贩,那栩栩如生的糖人儿引得孩子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吵着闹着要父母买下。

  还有卖烟花的摊位,各式各样的烟花摆放得整整齐齐,摊主热情地向过往行人介绍着。

  袁天罡坐在轮椅上,原本黯淡的双眼此刻却熠熠生辉,他咧着嘴,看着眼前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他在这长安城中历经无数岁月,这繁华的街景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一度觉得有些看厌了。

  可如今,在这生命的暮年,他却发现怎么也看不够,哪怕自己是个修道之人,追求超脱尘世,可面对这片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舍不得离开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街边的店铺、行人,像是要将这一切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

  李淳风和张玄微两人,稳稳地推着袁天罡,沿着朱雀大街,一步步朝着大明宫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没有人知道这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就是大唐的国师袁天罡。

  走进含元殿,坐轮椅来参加大典的并非只有自己,人数还真不少。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尉迟敬德,这位曾经叱咤疆场的大唐黑战神,此刻也坐在轮椅上。

  不少大臣的目光都时不时地瞟向尉迟敬德,感慨无比。

  他们实在难以相信,那个曾经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大老黑将军,如今也会被岁月的痕迹所侵蚀,变得如此虚弱。

  尽管尉迟敬德面带笑意,可那苍白的脸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当真应了那句“岁月不饶人”。

  含元殿内,大臣们早已按照官职大小依次落座,所有人都到齐了。

  与上一次元日大典相比,却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再也见不到了,让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淡淡的哀伤。

  就连那一直主持元日大典的房相,如今也已换成了齐先生。几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子,相互对视一眼,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笑意,然后微微点头,那眼神交汇间,诉说着多年的情谊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随着一阵庄严肃穆的鼓乐声响起,太上皇李世民和陛下李承乾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含元殿。

  讲完新年贺词后,元日大典的宴会正式开始。

  今年的元日大典,没有任何外国使臣前来,整个宴会现场一片和睦,少了以往的外交周旋,多了几分轻松与自在。

  袁天罡坐在席间,起初只是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伸出干枯如柴的手,拿起一旁的打包袋,开始默默地打包桌上的菜肴。

  他的动作缓慢而又专注,每一道菜都仔细地挑选。

  狄仁杰坐在不远处,看到袁天罡的举动,不禁愣了一下,盯着看了半天。

  今日这般盛会,机会难得。犹豫再三,狄仁杰终于还是拿起了自己准备好的打包袋,精心挑选了两份菜肴装了进去。

  当他打包完,抬起头时,不禁惊讶地发现,竟有不少官员都和自己一样,纷纷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打包袋。

  一时间,殿内打包的场景颇为壮观。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带着些许不好意思的笑容,但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面子这种东西,在这一刻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元日盛典可不是年年都有,如此难得的机会,将这些精美的食物带回家,给街坊邻居尝尝,也是一件美事。

  在含元殿里丢掉的那点面子,回到家中,和邻里分享美食时,便能找回来了。

  而且,当大家都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也就没什么丢不丢面子的顾虑了。

  元日盛典上采用的是一人一个小桌子的分餐制,这样既干净卫生,又能让每个人都尽情享受美食。

  这些菜都是请了长安城中颇有名气的大掌厨精心烹制而成,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独特的风味。

  平日里,百姓们在外面酒楼吃一顿这样的美食,花费可不少,而今天,大家却能在这含元殿中免费吃喝,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盛宴。

  坐在上位的李世民,此刻正逗弄李璟仪。

  小姑娘被逗得咯咯直笑,那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在殿内回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