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杨主席关心的问题

  “韩先生,这款药能不能量产?成本如何?”

  对杨席来说,这款药再神奇,如果不能大规模量产,或者成本高昂,价值就没那么高了。

  对于一心为民的领导,优先考虑的不是特定人群,而是广大百姓。

  如果只是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这款药投入市场,只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分裂,弊端超过带来的好处。

  韩朔明白杨席的意思,但他真没有在这里量产的打算。

  这款药品,别看只是提升了人类的记忆力,但涉及的技术水平极高。

  别说当前的技术水平,就是往后两三百年,也不可能研发出这款药物。

  这里面不仅涉及先进的生物机器人技术,还涉及脑部研究。

  而人脑又是人体最复杂的组织器官,想要研究明白绝非易事。

  这些困难,对他而言自然不存在,主要原因还是怕技术泄露。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只要利益足够,总有人铤而走险。

  一旦技术泄露,就意味着丧失了优势,对国家之间的竞争非常不利。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就不能出口。

  如果能够换来庞大的利益,适当出口也无不可。

  反正这款药只是提升记忆力,还没法提升人类的智商。

  如果是提升人类智商的药物,那就要慎之又慎。

  实际上韩朔手里也有这样的药物,只是他没打算拿出来。

  “这款药涉及的技术层次太高,是宇宙中一个文明用于突破自身基因限制而研发的产品。

  就算强行生产,成本绝对让人望而却步,绝非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

  听到韩朔这么说,杨席眉头紧蹙,最后叹了口气。

  “如果是这样,实在是有点可惜了!”

  倒是旁边坐着的伍总,出言安慰道:“既然韩先生拿了出来,说明总有一天能够批量生产出来。”

  这时候韩朔也接话道:“虽然暂时不能生产,但大批量供应,我还是能办到的。”

  杨席听到这话,紧蹙的眉头顿时散开,连忙说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你打算卖多少?”

  韩朔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答案,因为还没想好。

  原本他是打算给自己旗下的员工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培养成本。

  一个文盲率高达80%的国家,想要快速工业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这里面很多人也就在私塾读过几年书,也就认识几个字,只能说勉强脱离文盲范畴。

  现在杨席的想法,肯定是打算全国推广,不然也不会关心售价。

  只有极低的售价,才能做到普及。

  韩朔的手指无意识敲击着椅子扶手,杨席和伍总也没有打扰,安静地等他开口。

  思索良久,韩朔才缓缓开口道:“说实话,这款药本来打算给我旗下的员工使用。

  这样可以大幅节约培训成本,间接提升了我旗下产业的竞争力。

  按照杨席您的意思,是希望我这款药物能够卖给国内所有民众。

  这对我的利益是一个损害!

  当然,这些损害我还不是特别在意,而是担心出现大规模走私。

  国内买的肯定不会特别贵,但只要走私到国外,售价哪怕卖10万叨乐,依然有大批的富豪家庭购买。

  这利润瞬间就翻了上万倍,足以让任何人铤而走险。

  到时候别说是普通民众参与走私,甚至有些政府人员参与,成组织性走私。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韩朔也没有藏着掖着,将自己的顾虑大大方方说了出来。

  杨席和伍总肯定深入研究过《资本论》,里面说的一句话:利润达到300%时,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更何况这款产品走私带来的利润,比所谓的300%高得多。

  因此韩朔的顾虑,他俩完全能够理解。

  “那韩先生是否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显然,杨席绝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对他来说,如果就这么放弃,对民众就是不负责任。

  “我刚才倒是想了几个方案,你们给看看是否合适?

  第一种方案,就是我成立一个专门的销售机构,只要持有合法的国内身份证明,就可以购买一份,并且当场使用。

  只是为此专门成立一个机构,成本有点高,最终还是会抬高终端售价。

  第二种方案,就是在我旗下的医疗机构销售,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减少了渠道成本。

  弊端就是覆盖面可能没那么广,起码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全国覆盖。

  第三种方案,就是我专门成立一个人力资源企业,不仅为我旗下的产业,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的产业提供合格的人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