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四,有时候你蠢的真不像咱亲生的!

  多尔衮怎么也没想明白。

  为什么收到的情报中,李自成都快攻破京师,大明都快亡国了。

  一转眼,那反贼反而到了山海关,成了他想破关而入的最大一道坎!

  前几日他收到了吴三桂的降书,正满心欢喜的准备不费一兵一卒入关呢,结果到了一看,山海关守将换人了!

  这TM的!

  好在李自成与张献忠对于守城并没有太大的造诣。

  且大明朝廷这些年无力维护山海关,这昔日阻挡他们脚步的庞然大物,已然不再那么坚固。

  李自成与张献忠带来的人马虽然不少,可在学习了大明火器技术之后,多尔衮麾下的清兵精锐程度已经远远领先他们了。

  至多三个月!

  这是多尔衮预计能够攻破山海关的时间。

  “咱们至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清兵比咱预料的还要强悍。”

  京师中,对于边关能够撑多久,朱元璋预料的与多尔衮分毫不差。

  “若李自成等人回禀的情报都为真,那恐怕只有神机营能与清兵一战了。”

  朱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软柿子,竟然有朝一日成长到了这般地步!

  乃至于,即便动用神机营,他也未必有全胜的把握!

  “要不……迁都南下?”

  崇祯在一旁弱弱的提了个建议。

  朱棣正要训斥,就看到老朱眼神一亮。

  “爹,你不会真想迁都吧?这不等于当逃兵了!”

  他是怕朱元璋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某些原则问题,哪怕是亲爹,他也绝不让步!

  南下迁都?

  那不跟软弱的宋朝都没区别了?

  他朱棣,就算是死,那也要站着死!

  哪有将土地拱手送给满清,自己南下跪着生的道理!

  “所以说老四,有的时候你蠢的真不像咱亲生的!”

  老朱脸色一黑。

  敢指着他鼻子骂逃兵,还真是长本事了!

  “拱手相让定然是不可能的,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崇祯会提议迁都?”

  为何?

  朱棣还在思索,天幕之外的李世民却已然想明白了。

  “聪明!”

  “江南并未受到太多战火的影响,粮草丰富的同时,人口也同样不少!”

  若想要短时间内征得大量兵马,只有将目光看向江南!

  “可路途遥远,边关岌岌可危之下,自江南征兵,根本没有操练的时间,还是危险!”

  嬴政并不看好这一想法。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

  就如同朱棣的神机营能在一波攻势下击溃叛军一般。

  一支精锐的大军,甚至能敌十倍之敌!

  没有经历过操练的士兵,陡然拉上战场不过是一盘散沙,一触即溃!

  “始皇帝,你没考虑到那黑色长棍一般的兵器,有这样的兵器在,新兵也同样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大明朝廷有这样的兵器在,只要人足够多,就是堆,也能堆死多尔衮的大军!

  天幕中,朱棣也恍然大悟。

  “江南受到叛乱的影响是最少的,只要征集工匠,就能尽快打造火器,筹备红衣大炮!”

  他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不是要南下迁都,也并非外人所猜测的那般,单纯的征兵。

  老朱想征的,是工匠!

  只要有足够多的工匠,以大明所掌握的技术,能够在三个月之内打造出无数的火枪,乃至于红衣大炮!

  只要有足够多的兵器,他朱棣的神机营可以是五千人,也可以是五万人!

  “明白了就去办,拟旨,征召江南工匠,俸禄等待遇,都按最高的给,家人若是愿意也可以一并带来京师,咱现在有钱了,养得起!”

  “另外,刀也该往南伸一伸了,江南那般富庶的地方,税收竟然也是连年亏损,崇祯,你还真信啊?”

  老朱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崇祯一眼。

  这孩子,勤政是真的勤,天天干到深夜,睡不了一会就得起来上早朝。

  真不知道他这勤快劲都用哪去了。

  怎么的?

  是刀不够利吗?

  那么多士族豪绅,家里那么多粮食银子等着你去拿,你都不会拿!

  活该你这孩子穷死!

  “这么杀下去,会不会引得江南那边也同样叛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