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欲紧先松

  “想必诸位爱卿已经知道,右丞相被打入天牢的消息了吧。”

  李桓笑眯眯的,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每个大臣都浑身打颤。

  尤其是那些之前和黄征偷悄悄有勾连的大臣。

  这些人都暗自祈祷着,李桓不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

  “诸位爱卿,都说说你们的看法。”

  李桓目光如炬逐一在每个人身上掠过,缓缓开口说道。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兵部尚书张威第一个站出班列,拱手说道:“皇上英明!陈书通身为丞相,却心怀不轨,此乃国之大患。”

  “微臣以为,皇上将其打入天牢,以正国法,大快人心!微臣完全赞同皇上的决定。”

  陈书通为什么被抓,李桓并没有说原因,但是每个人都能猜得到。

  兵部尚书张威口直心快,直接就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了。

  “李尚书,你怎么看?”李桓主动向户部尚书李牧询问。

  李牧眼神闪烁不定。他和黄征一向有勾结,不过和陈书通一样,都是私底下悄悄进行的,明面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的证据。

  这个时候,听到李桓的询问,李牧强作镇定,还故意捋了捋胡须,表示他一点也不心慌,这才说道。

  “皇上,陈书通是当朝丞相,这件事事关重大,需要谨慎处理。”

  “微臣以为,在没有完全查明真相之前,不宜轻举妄动。眼下叛军还没有打退,如果自伤筋骨,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还请皇上三思。”

  李牧说完,偷悄悄的瞄了一眼李桓,试图从李桓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在陈书通的那本审讯记录上,非常清楚的写明了李牧和黄征也有勾结,听到他这番似是而非的言论,李桓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的大臣。

  吏部侍郎赵元平时和陈书通并没有任何深交,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表态。

  “皇上,微臣以为陈书通一事,需要严加处理。微臣建议,应当成立专案组彻底调查这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国法之威严。”

  工部尚书孙静也站了出来,嗯哼着说道:“陈书通那个老贼,微臣早就看出来他有反叛之心,皇上今日终于把他抓了起来,我大楚有救了!”

  工部侍郎的表态则更加显得谨慎:“皇上,微臣以为,陈书通毕竟位及人臣,如果贸然处置,怕会引起朝野动荡,请皇上慎思!”

  一时间,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意见不一。

  有的大臣支持李桓的决定,认为陈书通罪有应得;有的大臣则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建议完全查清楚真相之后再做定夺。

  李桓一句话也没有说,静静的听着这些人。

  这次他看的更加清楚,这些人里反对马上处理陈书通的,未必是奸臣;那些赞同将陈书通砍头的,也未必是忠臣。

  “秦丞相,你怎么看?”李桓最后问秦天宝。

  秦天宝是陈书通的儿女亲家,这一点满朝文武都知道。

  从始至终,他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这个时候,被李桓点了名,秦天宝还没有说话,就先跪到地上磕头。

  “皇上英明!微臣一时不察,和陈书通结了儿女亲家,但是还没有把女儿聘过去。”

  “请皇上给臣一个机会,臣愿向皇上表明忠心!”

  李桓缓缓点头道:“好,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

  在陈书通的审讯记录上,并没有提到秦天宝和黄征勾结的情况。

  李桓相信,陈书通并没有撒谎。

  仅仅凭着几句话,就得到了李桓的宽容,秦天宝非常意外,也喜不自禁,趴在地上连连磕头。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李桓微微颔首,他非常清楚,陈书通这件事情,不仅仅关乎到他个人的安危荣辱,更关乎到朝堂是否稳定。

  只有小心处理,才能既彰显国法威严,又避免朝野动荡。

  这时,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官,户部员外郎周明,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皇上,微臣位卑言轻,但此事关乎国家安危,臣不得不言。”

  “微臣以为,陈书通一案,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借此机会,彻查朝中奸佞,还朝廷一个清明!”

  “好了,不用再说了。”

  李桓挥了挥手,目光之中却闪过一丝赞赏。

  在陈书通的那本审讯记录之上,朝廷里五品以上的官员,几乎全都和黄征有勾连,这些人肯定是要铲除的,但是铲除之后还需要提拔一批新的官员上来。

  这个户部员外郎周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之所以让他不要多说,是为了避免他过早的卷进来。

  李桓最后说:“诸位爱卿所言,朕全都记在心里了,陈书通一案,这自然会妥善处理。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这次要打败黄征,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共谋国事。”

  说完,李桓站起身来,转身离去。

  老太监赵忠高声喊道:“退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