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卫大爷

  韩可说是去供销社,其实在供销社没买多少东西,大多数的东西空间里都有,也就买点这个年代的鸡蛋糕还有几瓶罐头,然后韩可就回家了。

  到了家,先到厨房看一看她去南京之前种的那些菜。

  半个月已经长了几公分高,韩可把空间里的灵泉稀释了下,把所有的菜都浇了一遍。

  然后就进空间里选了一些能送得出手的东西。

  把东西挑好后,和从供销社买的鸡蛋糕罐头放在一起,就等着韩铁柱回来检阅了。

  在空间里利用时间差把饭菜做完,然后放在大锅里闷着,这样回来热一下就行了。

  临近中午,韩可骑着自行车到了厂里接上韩铁柱回家。

  “爸,你看我买的这些东西能不能拿得出手?份量够不够?

  如果拿不出手的话,咱们到镇上再补一些。”

  韩铁柱看他炕上摆的那些东西。

  八瓶罐头,八袋儿鸡蛋糕,四瓶白酒,四条烟,还有几块料子。这礼真不小了。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回去跟你娘要。”

  韩可,“嗯呐!”

  韩铁柱跟韩可把东西平均分成了两份儿,“闺女,我跟人调了班,咱们吃完饭就走吧!

  离镇子上不远,爸骑自行车带你,送完礼咱就回杨树沟。”

  “行啊!”韩可也不愿意坐那公交车,车上的味儿不好闻,还不如坐自行车呢。

  虽然坐自行车冷,但她里里外外捂得严实。

  爷两个吃完饭,就把两包东西打包好挂在车把的两边。

  韩铁柱也把自己包裹好,爷两个把家里的门锁好这就出发了。

  今儿个天阴沉沉的,爷俩走半路上天就飘下了雪花。

  这是入冬的第一场雪,也是韩可穿回来几个月后的第一场雪。

  十二点多出发的,竟然也在两个多小时后到了镇上,也不比汽车慢呐。

  主要是汽车半路上老停车带人,所以这速度就差不多。

  煤矿离镇上还有不小的距离。而且走一段路就有一个陡坡,韩可坚持下来走不让韩铁柱带着。

  她爸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可舍不得让他再带着她爬坡。

  毕竟小时候来过,年纪大了之后也没来几趟,韩铁柱也要一路打听。好在他记得两个人的名字。

  一个老头叫王自强,一个叫卫忠良。

  两个老头早就退休了,身体还算健朗,这也都是他们打听出来的。

  终于找到了卫忠良的家,就是眼前是三间红砖瓦房的小院儿。

  韩铁柱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看着门口站着的两个人,“你们找谁呀?”

  韩铁柱,“大娘你好,我找卫忠良,卫大爷。”

  “哦!老头子在屋里,进来吧!”老太太挺面善的,看着就慈祥。

  父女二人把自行车推进了院子,又把自行车支在墙边儿,韩铁柱拎着一包东西带着韩可跟老太太进了屋。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的城外乱纷纷……”跨进屋就听见老人家正在唱空城计。

  “来人了,别唱了,这人,一张嘴就跑调,还特乐意唱。”老太太吐槽。

  “谁啊!”门帘一掀,一位精神抖擞的老头从里屋走了出来。

  六七十岁个子不高,头发基本掉光,背着小手迈着四方步。

  “卫大爷,您老好啊!”韩铁柱上前要跟老爷子握手。

  老爷子歪着头,上下打量韩铁柱,“咦?眼熟啊!”

  可不眼熟吗?当年韩爱党也就是韩铁牛,作着闹着要娶杨半夏,让韩铁柱给他起大瓦房的时候,韩老太到处借钱。

  其中就跟卫忠良借过,那钱还是韩铁柱还的呢,但已经时隔二十多年了。

  韩铁柱,“卫大爷,我是铁柱啊!是韩守信的大儿子,您老记得不?”

  老爷子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子,“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我就说嘛!咋这么眼熟呢?

  来来来,老婆子赶快整两碗糖水鸡蛋。

  这大冷的天喝一肚子凉风,得吃点热乎的驱驱寒。走走走,跟大爷进屋去,屋里暖和。

  哎哟,这孩子谁呀?”

  韩铁柱被卫大爷拉着进屋,这时候卫老头发现了韩可,眼睛一亮,这谁家的小闺女,咋长这么好看?

  韩铁柱,“这是我老闺女,我们家的老疙瘩。”

  卫大爷,“哎哟喂,铁柱啊!你有福气啊!有这么好看的小闺女。

  哎呀,孩子头一回来,你瞅瞅,老婆子赶紧给孩子包一个红包。”

  韩铁柱连忙摆手,“别别别,她都多大人了?要什么红包?

  闺女啊,这是你卫爷爷,赶紧的。”

  韩可笑眯眯的喊人,“卫爷爷好,卫奶奶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