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声提醒:“娘娘,已经很晚了, 您还是去歇息吧。”
杨皇后脸上带着点好笑的神色, 看也不看她,轻声反问:“你能睡得着吗?”
女官为之默然,良久之后, 无声地叹了口气。
先前定国公夫人死后,还可以说是风雨将至,但此时此刻, 明眼人都已经有了明悟。
这不再是风雨将至, 而是风雨已经到了!
至于这场风暴结束之后,有谁可以平安无恙,这又有谁能知道?
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时代狂澜之下的一叶扁舟,只能随波逐流罢了。
杨皇后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恰在此时,一阵幽风拂来, 紧跟着, 屋檐下那一排六角宫灯齐齐熄灭了!
乌云蔽月, 庭院无光。
远处不知道是谁惊叫了一声。
杨皇后霍然起身。
她知道, 今夜宫中必然是要发生剧变了!
近侍女官同样吃了一惊, 脸上的神色有些惊慌。
关键时刻,杨皇后倒是还算镇定。
她叫人过来:“去试一试,看能否把宫灯重新点亮。”
内侍匆忙取了火石过去,只是前后试了几次, 竟然都未能如愿。
他实在不解:“这……怎么会这样?”
杨皇后抬头看了眼被乌云遮蔽住的月亮,心下有了几分明悟,再看宫人们手里的提灯尤且亮着,不禁稍稍安心一些。
她叫掌事女官把凤仪宫的内侍和宫人集合起来,让身型健壮的洒扫内侍分成四组,中间混杂上身量高大些的宫人,持着提灯,在后宫里巡视敲锣,震慑人心,以防内宫生乱,有人借机为祸。
同时又说:“今夜过后,凤仪宫中的内侍宫人,每人赏银百两!”
众人听得信服,齐齐应声,领命而去。
这些人走了,亲信女官劝她关上宫门。
杨皇后微微摇头:“现在把门关上,让出去的人心内不安,别说是指望他们安定人心了,他们自己就先恐慌起来了。”
她叫人去取了进宫前祖父赠予她的宝剑。
拔剑出鞘,三尺寒锋照亮了她的眼睛。
杨皇后手腕用力,归剑入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家连影子都没露,就能叫你变成瞎子聋子,一扇门难道能挡得住?”
她将剑搁置在手边,重又坐回到窗前去:“就在这儿等。”
杨皇后神色沉稳,举止从容,众人原还有些忐忑,见状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再听见远处近处都有锣声回荡,心绪愈发地宁和起来。
如是不知过了多久,众人就听见宫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很杂乱,没有章法。
因杨皇后稳得住,侍从们也没露怯,迎上前去,喝问道:“大胆,什么人竟敢擅闯凤仪宫?!”
那几个人跑到近处,侍从们将提灯往上一抬,照亮了尹贵妃苍白如纸的脸孔。
侍从们吃了一惊。
尹贵妃却什么都顾不上了,牵着两个孩子,横冲直撞地就要往凤仪宫里跑。
侍从们尤且惊愕,杨皇后的近侍宫人却已经过来了,呵斥道:“都是干什么吃的?哪有不经通禀,就要往里闯的道理?!”
又上前去,一丝不苟地朝贵妃福身见礼:“都这么晚了,宫里边又不安宁,您怎么来了?”
侍从们回过神来,慌忙上前来拦贵妃母子。
尹贵妃无暇言语,只想入内去寻杨皇后说话,然而庭院里被人拦住,前方又有皇后陪嫁宫人这个拦路虎……
她心生绝望,不由得跪下身去,同时又按着两个儿子屈膝跪下,流着眼泪,以头抢地:“娘娘,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们母子吧,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杨皇后坐在几乎没有光亮的内殿窗边,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
她想起从前在做太子妃的时候,尹氏为庄贵妃鞍前马后,几次下她的面子。
想起尹氏生下第二子之后,踌躇满志,居然鼓动朝臣上疏,以无所出为由废黜她这个皇后。
新仇旧恨。
原本她这时候应该有很多话可以说的。
但现在杨皇后什么都不想说了。
她起身出去,到尹贵妃面前,很平和地告诉她:“起来吧,我救不了你们。”
尹贵妃额头已经被磕破了,殷红的血液顺着额头,染红了她的脸。
她眼睛里有绝望的光芒瑟瑟地在闪烁,推搡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让他们管杨皇后叫母亲。
尹贵妃说:“娘娘,我可以即刻自裁,以后他们就是您的孩子!”
“我没有在跟你讲条件。”
杨皇后戚然地看着她,又说了一次:“我真的救不了你们。”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
一旁的宫人仿佛看见了鬼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