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塔葬

  春寒已去,枝头染绿。

  小孙一路小跑着到了时归的病房,按照他短信里说的带来了验尸报告和几份讯问笔录。

  伴随着小孙咔嚓咔嚓啃苹果的声音,时归快速翻看着手下的文件。

  二十六具尸体中能推断出死因的有十二具,死状各异但几乎都是一击毙命,毫不拖泥带水。

  从现在掌握的证据来看,尸体通过货滴滴进行运输,通过仓库周转,最终在彰雾山进行抛尸。

  那段上山的路时归走过,荒僻逼仄的羊肠小道断绝了使用车辆运输的可能。青壮年一人登上山去尚有余力,如若还要再带上一个可谓步履维艰。

  再加上村民对于上山的情绪抵触,几乎不可能做到无声无息地运尸。

  更何况为何一定要到那里去抛尸?明显吃力不讨好。

  时归翻看着尸坑现场的照片,带数字的黄色标记遍布坑底,代表这里曾经掩埋过一具尸骨。

  小童的尸体在坑底最中央被发现,其余二十五具则大多位于土坑边缘,层层向里靠近。

  尤其是康海的尸体,掩埋得并不深,所以轻易地被野猪刨出来啃食。

  难道尸体的排布是遵循了什么规律吗?如果故意为之,又代表着什么呢?

  面对着一堆二手照片,时归想不明白,他望向一边摸鱼的小孙。

  “我想回法医室看看尸体。”

  小孙一个苹果啃完又拿起一根香蕉,表情有些为难:“可是老大交代过你要好好休息。”

  “我就回去看一眼,然后我就回来,不让他知道。”

  面对纯洁勇敢的雪莲的请求,小孙无法拒绝,眼一闭心一横打了个车就给人带去了市局。

  法医室里温度很低,他挨个检查完了其余二十五具尸体的状态,根据白骨化的程度判断,小童是第一个死者。

  “干什么呢?”

  “这个尸体的摆放位置,很像......”时归一抬眼,聂徐川就站在眼前,他的话紧急刹了个车,心虚地瞄了一眼小孙。

  “接着说。”

  “很像一座塔。”

  “塔?”

  时归拿出手机上搜索出的图片,“我之前看过一本佛教仪式相关的书,里面有提及到塔葬。”

  塔葬是一种葬仪风俗,从印度佛教传习而来。活佛高僧圆寂后,将遗体置入由红木与黄金制成的灵塔塔瓶之中,极尽奢侈华丽。

  而这层层叠叠的尸身正好组成了三重塔状,众星捧月般将小童的尸体供奉其中。

  “但是一般来说,塔葬都会对尸身用香料作特殊处理,不易腐烂,或者是干脆火化吧。”小孙指了指那具寥寥白骨,他在尸检中并未发现任何防腐措施。

  在逻辑上确实有些说不通,时归想道,既然已经大费周章做了塔,又为何不干脆更加圆满呢?他望向聂徐川:“你当时现场勘查时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聂徐川仔细端详灵塔的形状,掏出手机调出彰雾山的地图道:“当时标记尸坑位置时,猴子给了我一张彰雾山的3d地形图。”

  屏幕上,彰雾山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高塔,巍然屹立在澜江之上。而尸坑的位置则朝南而望,像灵塔上镶嵌的日月。其高贵显赫之态远胜镶珠嵌玉的金灵塔万分。

  “我靠,不会吧......”小孙有些吃惊,这张图他不是没看过,但在想到塔葬之前,没人会把山的地形位置与之联系起来。

  “这个村子信教吗?”

  他们入村匆忙,还没来得及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聂徐川会意,立刻派人去联系老李。

  回过神来,时归还认真对比着那份地形图和尸坑照片。他脸上已经消肿了,但修长脖颈上青紫勒痕仍旧触目惊心。

  "对了,dna检验结果出来了,没有匹配上。"

  时归点点头,原本也只是抱着一丝希望,听那人的口音也不像是村里的人。

  “昨天来医院的是杜文进。”时归今天看过笔录,明白聂徐川已经见过杜文进了,自己隐瞒他的存在没有意义。

  “哦?肯说了?”

  “他讲话,我听不懂。”时归坦言,“而且我只看过照片,当时没有认出来。”

  “只有一个人?”

  “我只看到了一个。”时归不喜欢他话里的试探,“你自己可以查到的,不用问我。”

  聂徐川赶紧顺着毛捋,“没有,我就问问。他说什么了?”

  时归翻着那一沓材料,手指尖轻轻触碰着纸页边缘,继而又把一小块地方揉得皱巴巴的,眼神里是大半的茫然和一丝焦虑。

  “他问我,你喜欢读王尔德吗。”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

  反倒是小孙插了嘴:“啊,他该不会是个深柜吧......”

  聂徐川没接话,他不明白的是杜文进怎么会突然找上时归?

  “然后我问他是不是走错病房。”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