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须弥袋中藏黄金

sp;公孙举看着挥舞木刀的李鸿儒,只觉自己这师弟有什么练什么,似乎有点学歪了。

  他们可是文人。

  传承于王福畴修炼所学。

  这搞搞怎么就练剑术,又去练了刀术,那是修武者才去玩的事情。

  公孙举不反对李鸿儒练剑,毕竟李鸿儒的剑术有了一定的水准。

  但李鸿儒居然在玩木刀。

  这修炼的路就显得太杂乱了。

  王福畴在长安,而他要将要离开并州城,公孙举只觉李鸿儒修行有着大麻烦。

  这说不得他需要向王福畴打个小报告了,看看老师如何指导和处理。

  “咱们文人近身之后太弱了,我觉得有一些近战的本事也是好事!”

  “那你也莫要乱练”公孙举笑道:“你总不能持剑的时候还去挥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是瞎练练,我是随手瞎练练”李鸿儒悻悻道。

  师兄开明都尚是如此说,更无须说王福畴了,到时定然有着反对。

  说来他习练刀术有部分原因是为了自己,但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李旦。

  前途坎坷,但做为先行者,总需要踏出一条路来,给李旦找到合适的修炼法。

  这在他的能力之内,也是他需要负起的责任。

  “你早日凝聚元神,便能考取功名位列朝廷,见识面也能更为宽广,朝廷也能提供诸多术法参考,每种都是了不得的能力。”

  “师兄,我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早日有功名”李鸿儒保证道。

  他没什么兴趣当官,可若能学一些术法,又能暂时去追求一番功名。

  说来他就是图太吾修炼快,后续修行时能弥补诸多的劣势。

  若没有太吾辅助的本事,他只会跑跑步,去发展一下跑路的特长,争取不被武者近身一刀刴死。

  想在武者路线上有一定水准,这并非说说就能出彩。

  即便是有太吾的帮忙,他依旧有诸多处需要尽心尽力。

  不提秘籍等来源。

  就算是吃都很费心费力。

  他不仅要吃黄金,还有吃金石,木材,不知以后是否需要的食物,布帛,药材。

  种种太吾所需的材料让李鸿儒非常头大。

  他还需要多多进食更有营养的食物,争取不断的气血凝练。

  李鸿儒瞎囔囔的做着保证,心下也不知转到了何处。

  公孙举亦是不断点头。

  待得师兄弟聊了许久,公孙举才从腰间取下一个袋子。

  他随手一展,那袋子顿时变得有如麻袋般大小。

  公孙举伸出手去,在那袋中一阵掏。

  随后,一锭黄金便取了出来,元宝型的形状上还能看到贞观元印的字样。

  “师兄,你这袋子可真好!”

  李鸿儒瞧得一眼,顿时就羡慕上了公孙举的袋子。

  按太吾的尿性,李鸿儒觉得制造这种袋子的布帛应该会符合太吾所需。

  只是哪来多少法宝的袋子给他啃。

  “这袋子叫须弥袋,擅长装物,绑人,咱们没武者那些战斗的能耐,就只能在法宝上下下功夫了。”

  公孙举看着李鸿儒一脸的小羡慕,解释了一声。

  “如果你能升任到刺史,就能从朝廷那儿捞到我这种大小的须弥袋。”

  “那难度可真大!”李鸿儒悻悻道,顿时放弃了啃袋子的想法。

  “你还年轻着呢,有万般的未来”公孙举笑道:“师兄身无多少长物,咱们此番见面,只能拿些金银做见面礼了。”

  公孙举将金锭放到李鸿儒手中,又伸手在那须弥袋中掏。

  “说来这还是徐都督订购渤海郡海产的定金,师兄也就违规先挪用上一回,到时再补回去。”

  连连又取出两锭黄金,公孙举念念有词,右手上的南明丁火已经大盛。

  金锭在他手中慢慢消融,又渐渐化成了金块。

  正常的官银成锭,又有监制的火印,仅仅用于军饷、官薪、宫用、各地建设、赈灾等支出。

  若是想要使用官银,避免不了重熔,化成碎金才能去做使用。

  公孙举这是贴心到家了,还给他熔了金锭。

  李鸿儒的手缩了缩,最终将公孙举这份厚礼收下。

  他看着公孙举手中黄金化成液态,也有了一些联想,不知南明丁火水准高了之后,太吾是否会承认这种炼化的方式。

  “你身无钱财,就拿这些金银去吃些好的”公孙举笑道:“不要舍不得花钱,去福客来那些大酒楼挑好的吃。”

  公孙举不喜练武,防身手段以法宝为主。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