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民间口碑

  冯朝英也盯着他看了一会,笑着说道:“许大叔,您还记得我啊。”

  这位许老汉浑身激动的浑身打摆子,声音颤抖的说道:“夫人还是这么的年轻漂亮,老头子我却是土都埋到脖子梗了哦。”

  冯朝英温柔道:“许大叔,我看你身子骨还很硬朗嘛。”

  “老咯,老咯。”许老汉摇头笑道:“夫人呐,您这次回来,是不是意味着丘山,又……

  冯朝英点了点头。

  “好!好!好!”许老汉激动的连说三个好,然后注意到了站在冯朝英身边的陈浪,发现他跟冯朝英有七八分相似,急忙道:“夫人,这是为……少爷吗?”

  冯朝英道:“他是我儿子,陈浪。”

  “不是应该姓……哦,对对,姓陈好,姓陈好啊。”许老汉急忙改口。

  丘山老一辈的人,可以说都受过李家的大恩,对于李世荣的遭遇,也都非常的愤慨,只不过他们作为平头百姓,除了私下里骂两句皇帝不是人外,也做不了别的。

  现在李世荣的儿子姓陈,许老汉立刻就意识到,这肯定是冯朝英有意为之。

  冯朝英道:“许大叔,打今儿起,丘山就是我儿子的封地了。你跟其他人说,不需要太担心,以前是啥样,以后也是啥样,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许老汉抹了抹眼泪,道:“夫人呐,我们终于把你们一家子盼回来了。”

  “我这就去跟他们说去。”

  说完连拐杖都不用,就这么直挺挺的走开了。

  这应该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具象化表现了。

  许老汉的儿子是个中年汉子,自家老子走了后,他端上来了两大壶的茶水,道:“夫人,这里就只有粗茶,您将就着喝一些,解解渴吧。”

  冯朝英看了他一眼,感慨道:“小六子,你都这么大了啊。”

  许老六道:“夫人还记得我?”

  冯朝英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当然,丘山的每一个人,我都记得。”

  许老六搓着手道:“夫人,您能回来,真的是太好了。”

  通过这爷俩跟冯朝英的对话,陈浪也意识到,自己亲爹娘在这一片,有多受欢迎,即便已经去世二十多年,影响力却丝毫不减。

  不多时,许老汉就带着一帮年龄跟他差不多大的老头老妪过来,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吓得陈浪直接站了起来。

  都说古代人寿命不长,活过五十岁就算长寿,然而眼前这一堆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妪,数量至少二十人以上。

  没想到老爹的封地还是块风水宝地,养出这么多长寿者。

  老头老妪来到冯朝英跟前,都还没站稳,就一个个颤巍巍的要下跪。

  冯朝英赶忙上前阻止:“各位长辈,使不得,使不得呀。”

  老头老妪们齐刷刷的喊道:“恭迎夫人回家!”

  简单的一句话,瞬间就把冯朝英的眼泪给勾出来了,眼瞅着无法阻拦这些人下跪,冯朝英干脆也给他们跪下。

  见此一幕,陈浪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帝要弄死自己亲爹了。

  民间口碑这么好,又手握重兵,一旦举旗造反,大概率是能重开日月天的。

  老爹啊老爹,你咋就这么死心眼呢?正所谓将在外皇命有所不受,给你金牌让你班师回朝,你就真班师回朝,给你一道圣旨让你交出兵权,你就真把兵权交了。

  到头来还不是落了个家破人亡之局。

  同时相关的记载,也被皇帝命人大肆篡改,青史留名都得等几百年后的人给你翻案。

  你说你图个啥呢。

  “二郎,二郎!”

  冯朝英的呼喊打断了陈浪的思绪,“娘,我在呢。”

  “拿红封。”冯朝英道。

  陈浪点了点头,回头给宁文栩做了个手势。

  宁文栩跟妹妹,从马车上抬下来一口大箱子,打开后,里面是满满当当的红封,每一个红封都包着二两银子。

  老头老妪们固执不肯收,最后还是冯朝英假装生气,才让他们把红封收下。

  这一番折腾,就已经到中午,最开始的许老汉,拉着冯朝英就要去家里吃饭,冯朝英以想去老宅看为理由,婉拒了。

  离开集镇继续往山上走,冯朝英发现上山的路竟然比二十多年前要好,不由得感觉好奇。

  宁琪解释道:“老夫人,这条路就是山下的老百姓主动修建的。”

  “他们一直认为,您总有一天会回到这里居住,所以每年都会花一点时间来修路。”

  “除了这一条,后山那条路,他们也修得很好。”

  冯朝英的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转头对陈浪说道:“二郎,不能让乡亲们白忙活,回头找个理由,把钱给他们补上。”

  陈浪点头:“放心吧娘,我记着呢。”

  因为道路修的很平整,马车上山非常顺利,只用了一刻钟,马车就来到了一座牌坊下。

  陈浪抬头看,发现牌坊上写着“丘山庄园”四个字。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