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两家虽没有血缘关系,但那段最难的日子,多亏有秦家帮衬,加上这么多年往来,早跟亲人没什么两样。陈秀兰说起送礼,是一点儿不心疼。

  其他人就更没意见,方竹还问了句:“王婶说要办百日宴,到时我们是不是还得给圆圆备些别的?”

  “自是要的,我寻摸着给她打对儿银镯子就不错。”

  “那要早些找银铺瞧瞧,选个时兴的花样。”

  ……

  郑青云在家歇了一天,又开始早出晚归进山打猎。只是差了点运气,带回来的猎物多以兔子、野鸡、猪獾子为主,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但补贴家用还是没问题的。

  方竹她们又在村里买回一些菜种,种在果园里。果苗栽得稀,间隙足够宽,又没遮荫,种菜完全不影响。家种的菜虽然卖不上高价,但数量一多,也是个进项。

  她们也抽空到处搜寻野菜,回来挑出又嫩又好看的去卖,余下的自己吃,又或者晒干后拿麻袋装起来。

  得闲就去秦家坐一坐,看看圆圆。小家伙一天一个样,脸颊逐渐饱满,白白嫩嫩的,多数时候都在吃睡,也不怎么哭闹,十分讨人喜欢。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最初抱窝的那只母鸡已经孵蛋许久,陈秀兰算着日子,第二十一天刚起床就迫不及待过去查看,靠近篮筐便听见密集的啾啾声。

  她心下一喜,赶紧去叫方竹姐妹俩。

  “破了几只?”方竹扔下帕子跟着她往后院走。

  “我只听见声儿,还没看呢。”

  三人围在箩筐前,把母鸡捉到一边吃食,这才仔细端详里面的雏鸡。

  这群小鸡应该破壳有一会儿,绒毛都已经干透,蓬松而柔软,衬得身子圆滚滚的。一对黑豆似的小眼睛转来转去,看着有几分机灵。

  陈秀兰伸手进去摸了摸,在雏鸡屁股下捡出几颗完好的鸡蛋。

  “还有三个没破壳,”陈秀兰举起来对着光看了眼,又重新放回去,“估计悬,让它孵一孵,下午再来看。”

  母鸡已经吃完一捧鸡食,也喝过水,方竹提起它塞进篮筐。母鸡咕咕叫着张开翅膀,把一群雏鸡揽到自己温暖的羽翼之下,慢慢卧下。

  几人没再打扰它,罩上一只撮箕,回到前院儿忙起旁的事。

  一直等到太阳快要落山,她们又捉出母鸡查看。

  三颗蛋依然完好如初,连裂缝都没有。

  陈秀兰站起身,嘱咐方竹,“你们在这儿瞧着,我去弄盆温水来试试。”

  她动作快,没一会儿就端着木盆过来。

  等水面静止后,三枚鸡蛋被小心放入木盆。几人不错眼地盯着,总算注意到有一枚鸡蛋在轻微晃动,另外两颗却始终没有丝毫动静。

  陈秀兰心里有了数:“就这个还有戏,放里面再孵一晚,其他的可以扔了。”

  第二天早上一看,那枚鸡蛋果然已经裂开。

  十四枚鸡蛋,最后孵出十二只雏鸡,可以说很不错了。而且个个都挺活泼,没有病怏怏的。

  母鸡在篮子里卧了二十多天,隔几日才捉出来吃喝,难免会给里面留下些鸡屎,脏兮兮的,对雏鸡也不好。

  正好今天阳光灿烂,方竹她们便把母鸡和雏鸡都捉出来,放在院子里随它们跑,篮筐里的稻草也换成干净的。

  二白估计没见过这些小家伙,弓起身子嗷嗷叫唤,吓得雏鸡唧唧叫个不停。

  方竹一把捞回还想冲上前撵鸡的二白,屈指在它头上敲了敲,“家里养的可咬不得,要挨打的。”

  一旁的陈秀兰举起竹条在二白面前轻晃,威胁意味十足。狗崽缩缩脖子,叫声都变了调,听着像是在撒娇。

  方竹试着将二白放到地下,它只蹲在脚边摇尾巴,既没乱叫也没做出飞扑的样子,安静许多。

  方竹摸摸它的背,笑着夸赞:“真乖。”

  狗崽似乎很高兴,伸出舌头舔上她的手指,又麻又痒的。

  刚破壳的小鸡还很脆弱,在后院儿养了几天才敢让母鸡带着进林子。

  也不敢跟另外几只鸡圈在一起,怕被啄。这些日子带着又编出几张竹篱,足够重新圈出一块地出来供它们活动。怕雏鸡夜间冷着,还新用木板做了笼子,里面垫有厚厚的稻草。

  三日后,另一窝小鸡也破壳,十六枚蛋,穿出十四只小鸡,都放到一处养着。

  雏鸡吃不下大颗的东西,每日的鸡食都要另外拌,剁得细细碎碎才倒进浅木槽里。虽然麻烦,但看着一群跑来跑去的毛茸茸,更多还是高兴。

  又过几天,兔房里也多出几只小兔子。因着胆子小,一有人靠近就钻进地洞,方竹她们观察了一阵,才确定一共有三只,比刚出生那会儿少了两只。

  可惜在每个洞里都掏过,也只扒出一堆兔毛,没见着小兔子,不知是藏到深处,还是被大兔子吃掉。

  第50章 第 50 章

  山上的野花开了又谢, 两窝雏鸡的翅膀毛一天比一天硬,长得很是不错。

  不过仅剩的几只母鸡迟迟没再抱窝,鸡蛋也攒不起来。几个人一合计,干脆趁乡里的大集又买回二十四只体型差不多的小鸡, 正好凑齐五十只。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