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

掉,只能由着他。三个汉子都是身强力壮的,来来回回跑了一天,总算把垒窝用的石块和黄泥给备齐。

  几个人又花了一两天的时间填地、砌墙,架棚子,最后终于弄出一间像模像样的兔子窝房。

  郑青云提来兔子笼,打开门把三只兔子放进窝房。突然换了个宽敞的地方,兔子们很是兴奋,在里边儿窜来窜去,撞过几次墙后才老实下来,待在角落的稻草堆上不动了。

  秦德福趴在木门上看了又看,好奇地问郑青云:“这几只兔子多大了?啥时候能下崽?”

  “刚逮回来时估摸也就两个月大点儿吧,养了快三个月,算起来应该离下崽也不远了。”

  “这东西养着不错,听说俩月就能下一窝崽。”秦德福抓把青草撒进去,见几只兔子立马围过来,笑得满脸褶子。

  窝房建好,秦家父子俩说什么也不留下吃饭。

  陈秀兰无奈,从灶房拿了几个刚做好,还没来得及上锅的蒿子粑粑装进竹篮,塞给秦大柱。

  “才包好的,回去让你娘蒸一蒸就能吃。”

  想到几日没见的许香荷,又关心了几句,“香荷是不是快生了?稳婆请好没?东西都备着了吗?”

  秦大柱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一一作答:“按大夫说的还在三月多呢,稳婆和郎中那边一早就打过招呼了,过两天我再去请一回。”

  “那就好,有什么事儿就来支会一声。”

  “暂且倒是没什么,婶子得空的时候过去陪香荷说说话就成,她最近有些心焦,老是想东想西的。”

  陈秀兰是过来人,明白这是快临盆了,紧张。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往后天天过去坐坐。

  窝房搭好后没两天,地上便多出几个洞口,几只兔子大半时间都藏在洞里,很少能在地面看到。

  洞口边散落的兔毛也渐渐多起来,据郑青云所说,这是兔子在扯毛作窝,为下崽做准备。

  方桃听后,每天都要扒在门边,歪头朝那洞口里瞧上一瞧,就盼着什么时候从里钻出小兔子来。

  没成想兔子没盼来,倒是等来一只凶狠的母鸡。

  春意渐浓,这只大黄鸡也有了抱窝的意图,霸占着鸡窝不肯挪开,把另一只来下蛋的鸡啄出血来。

  在一旁看兔子的方桃亲眼目睹两只鸡争窝,也不敢上前去赶,慌慌张张跑去前院儿喊方竹。

  方竹正跟陈秀兰打理菜地,眼看天越来越暖,也是时候种瓜点豆了。她们打算先把地翻一翻,等下雨之后就开始种菜。

  “姐,你快去看看,有两只母鸡不知怎么就打起来,冠子都啄出血了。”方桃刚跑过拐角,就大喊。

  方竹和陈秀兰到底有经验,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俱是喜笑颜开的。

  陈秀兰放下锄头,一边跟方竹说话,一边急急忙忙往后院去,“我还当今年不会抱窝了呢,你在这儿弄着,我去瞧瞧,给它上窝蛋。”

  家里如今只剩五只母鸡,每天下的蛋不多,最近都没舍得吃,就等着用来孵小鸡。

  陈秀兰先去后院鸡窝里看了眼,发现那鸡比往日凶得多,一有人靠近就撒开翅膀,竖起颈毛,屁股却不挪窝,便知自己猜的没错。

  赶紧找来大竹篮,往里垫了厚厚一层稻草,又去灶房捡来十四只鸡蛋放进去。这才小心地捉住鸡窝里的大黄鸡,把它放进竹篮里。

  大黄鸡原本还在怒叫,肚子一触及圆滚滚的蛋就安分不少。张开翅膀把每一只蛋都揽到肚皮下,大黄鸡眯上眼,安安静静卧下。

  担心其他母鸡惊扰到它,陈秀兰又找来一只撮箕扣上去。

  另一只受伤的母鸡眼见危险解除,赶紧飞上笼上的鸡窝,准备下蛋。

  第46章 第 46 章

  近来雨水渐多, 隔三差五就要下场雨,细细密密的,却不怎么冷了。院子里常常覆着一层薄薄的青苔,滑溜溜的, 走路时需得格外小心, 方桃就跑摔过一回。

  清明前后, 正是种地的好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育秧播种, 方竹他们也不例外。

  菜园子早就收拣出来, 只一小半种上了辣椒、茄子等蔬菜。这些后面还要分苗移栽, 暂时不用占那么大地方。豆角、黄瓜之类要牵藤的,绕着篱笆种一圈就好。

  另一大半菜园子便用来育秧苗。

  其实直接育在水田里也行,但离得远,不好照看, 还容易被偷。往年就有人育在地里的秧苗,一夜之间被那缺德的扯了个干净, 满村子找也没找着。之后大家就都习惯把秧苗育在眼皮子底下, 等长大些再插进水田。

  家里只有一亩水田,不需要太多秧苗,一半菜园子绰绰有余。最后还空出一小块用来育番薯苗。

  菜园子划成整整齐齐的三块,也用不着天天浇水, 落下的雨就足够它们吸收生长。

  一家人又紧着给旱地里刨了些黄豆、花生, 前前后后忙了几天, 才算是松快下来。

  昨夜又下了雨, 春雷轰隆隆响了半夜,闹得人睡不安生, 早上就起得晚了些。

  雨后初晴,碧空如洗, 呼吸间都是淡淡的青草香和泥土气息。

  燕子夫妇叼着青虫一前一后飞向屋檐下的碗状小窝,稚嫩的叽叽喳喳声接二连三地响起,热闹至极。

  小两口搬来许久,终于孵出一窝小燕子。趁大燕子不在,方竹他们搭了梯子上去瞧过,足足有五只,一天一个样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