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生了个啥

  这一天中午,在大食堂吃饭的时候人们说起了天气的变化

  山上的草逐渐枯黄了,很多树的树叶也都飘落下来。

  桃花源四面大山的风景倒是很美。

  绿的,黄的,红的叶,满山遍野的。

  徐老夫子,每天对着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诗兴大发,写上几首诗,或者做一幅画。

  韩顺德问坐在他对面的张德水。

  “张大哥,你看地里的庄稼什么时候收比较好?”

  张德水皱着眉头说道。

  “我这两天我观察了一下地里的土壤,感觉还行,没有下霜的迹象。

  所以我想着,每天观察天气,如果,地里的红薯土豆蔬菜都不能坚持再生长化,我们就加班加点的,开始收。

  村长看这样可好?”

  韩顺德想了想说。

  “这样也行,红薯和土豆都是在地下生长的,就是来了一层霜,也只是把他们的秧子叶子搭坏了,不会伤及地下的红薯和土豆。”

  张得水笑笑,“就是这么个道理,但是那些个蔬菜,这两天我们就把它们该收割的都收割回来吧。”

  李兰珍也同意,“就是啊,蔬菜该收回来的就收回来。

  像大白菜这些该腌酸菜的就早早可以腌起来了。”

  “村长,这些蔬菜是每家每户分一点,还是都放在大食堂里。”

  张德水看了一圈,大家问村长。

  韩顺德看大家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就让大家都说说,给个建议,“大家都说说,看看这些蔬菜应该怎么处理。是分到各家各户还是就放在大厨房?”

  韩明江说,“村长,这要看冬天的时候,是我们村子集体还在大食堂吃饭,还是放在各家各户自己做自己吃。”

  许老虎点头赞同,“汉明江的这个问题,的确是解决蔬菜分到各家各户还是就放在大厨房的关键。

  等到冬天,我们还是在一块吃,还是每家每户自己吃呢?”

  大家相互小声的交流,又想了想,都把眼光投向了李兰珍。

  李兰珍一看这个样子,这是让自己拿主意呢。

  她想到,如果一块吃,到时候粮食如果不够的话,自己还好作弊,可以从空间里拿出来一些。

  另外一个,如果各家自己做饭,石头,山杏,银狐,徐夫子这四家,恐怕不会想吃大厨房的伙食好。

  反正空间里十亩地,产出的粮食也比较多。

  不如还是在一起吃大食堂,等到明年秋天的时候,粮食收上来了,各家各户自己开户。

  或者在这里搞一下大集体管理制度。

  大家一起劳动,集体吃饭,这样的劳作模式目前还是可行的。

  不过,这种办法最容易养出一批懒汉来。

  偷奸摸滑,反正有人干活呢,但是桃花源里这些人,都不是这种品行,就算是小孩子,干活都不会偷懒的。

  想到这里,李兰珍就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有这么个想法,不是很成熟,大家看一看,都讨论讨论,如果可行,把这个方案完善一下,规定下来,如果不可行,咱们还按原来的办法走。”

  大家都说让她快说一说。

  徐老夫子也很好奇,李兰珍会提出什么样的管理办法来治理桃花源。

  “是这样的,我给这种模式叫做,`大集体生活’

  大家一起下地劳作,一起干活,收上来的粮食,按照人头分配到各家各户。

  大家集体挣到的银子,到年底了,给大家按照人头分配到每家每户。

  当然,各家各户自己凭借各自的本事挣到的银子,比如说打了猎物,卖了银子,或者采了草药卖的银子,还有在山里捡的山货赚的银,这些都归个人所有,不用交到集体当中。

  如果集体劳作,就集体要吃大食堂。

  大家讨论讨论吧,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我们讨论解决,最好制定一个完善的,适合桃花源目前生活状况的一种制度来。”

  韩明海问李兰珍。

  “娘,如果这样的话,干多干少,都是分得一样的粮食,一样多的银子,这样恐怕不公平的。”

  张德水连忙点头表示同意韩明海的说法。

  “是啊,这样的确会打击那些干活快,干得多的人的积极性,时间长了,这种办法就失去效果了。”

  李兰珍嘴里回答问题,心里想到的是,老大的脑瓜子里还是有点东西的。

  她又接着就说,“韩明海说的的确是个关键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确实会打击大家的劳动积极性,也阻碍了我们桃花源的发展。

  所以大家还得讨论讨论制定出一个适合我们桃花源目前生活现状的办法来。

  可以找一个获得劳动结果的尺度。

  最终的农活是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工种?那么就以这个为标准,给大家记一个劳动的分数,可以叫做工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