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你们说你们说,我只是感叹一下

  收获的季节到了,但是并不是秋天。

  张德水开春以后就让张松树详细的记录,节气和天气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情况。

  后来李兰珍看到他这捧着一张的宣纸书写很不方便。

  索性从空间里给他找了一个类似于图画本的本子。

  上面没有格子,没有条状线,只有大白纸。

  用的笔当然不是毛笔,是碳笔。

  说起炭笔,现在除了在学堂里学习的孩子们,必须使用毛笔以外。

  其他人都学会了用碳笔。

  李兰珍还鼓励所有的女人们都跟着孩子们识字写字。

  先从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所以这大半年以来,桃花源里女人们都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最多的已经会认几百个字了。

  韩顺德一看,女人们都积极的努力的在学习,他也鼓励男人们,在农闲的时候,田间地头吃饭的时候,院子里抓紧一切时间,认字写字。

  当然也是先从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始。

  所以他们都会使用碳笔,炭笔的使用也让他们容易接受写字了。

  不像是使用毛笔那么抗拒。

  一开始说认字写字的时候,汉子们举起自己粗糙的耙子一样的大手呵呵,笑着说。

  “村长,你看看我这手像是抓毛笔的手吗?给我一使劲就把毛笔握断了!”

  然后就是引起了哄堂大笑。

  韩顺德一顿教训。

  后来薛老虎告诉他们用碳笔写字,速度快还好些,而且方便。

  让自家婆娘用旧布缝一个袋子,在里面装上十几个碳笔,就可以了随时随地都能写。

  所以这一天,韩顺德召开村委会的时候。

  张松树就拿出了他的宝贝本子。

  李兰珍一看,这个本子外面应该是李三丫给他用一块布缝在上面,成为了书皮。

  张松树小心翼翼地翻开,给大家伙汇报了一下,水稻,麦子,苞米,各种豆子,红薯,土豆种植时间以及生长情况,成熟状况。

  大家听完以后,都相互交流着。

  韩顺德望着张得水。

  “老哥,你看,我们先收割什么庄稼好?”

  韩大忠也皱着眉头说。

  “就是呀,张大哥,你看看这都乱了套了。

  我们在韩家村的时候,大概到七八月份收割麦子。

  稻子和苞米应该在秋天收割的。

  可是你看看,现在一个一个像卯足了劲在赛跑一样的都成熟了。

  那天我偷偷的去扒拉了一下红薯地。

  我猜猜那红薯有多大?比在蔬菜大棚里长的还要大,这么大!我的娘呀!”

  听了他连比划带说的样子,众人都哈哈一阵大笑。

  这笑声中有自豪,有开心也有得意,更有满足!

  李兰珍不知道种植方面的事情,但是原身的记忆当中,和韩大忠说的差不多。

  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所以就看张得水怎么说了。

  在大家催促的眼光中,张德水开口说。

  “我们先收麦子!

  麦子已经成熟,就连麦杆子都已经干黄了。

  就怕来一阵风,倒伏现象严重,麦子会减产!那就可惜了了!

  而且每一个麦穗头上居然有50多个麦粒。

  老天爷呀!

  你们见过吗?老汉我是头一回见呀,每一粒麦粒,圆嘟嘟的,咬一口,麦香十足。”

  在他的形容下,大家不自觉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张得水看见大家的这个模样,呵呵笑着说。

  “我们先收割麦子,麦子收完了以后,打下麦粒收进仓房,然后紧接着就收割水稻。

  然后咱们再去掰苞米棒子。”

  张松树这时候提醒他爹。

  “爹,红薯和土豆可是不能再转长吧?我看那土豆秧子全都倒塌下来黄了。”

  张德水坐在那里,胸有成竹地敲敲桌子说。

  “收,种植土豆和红薯的地,土壤含沙量大,土质松软,全村老少,一天就能收回来。”

  说完看了一圈大家。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红薯和土豆已经成熟,现在就给收了。

  然后再种一茬,落雪之前长多大算多大。

  你们看怎么样?”

  大家一听可以多种一茬,那就等于多收一茬粮食呗,多收一茬粮食,冬天就能吃饱肚子,这还说啥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