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黎朝独一份

  李兰珍事先告诉了薛妮子让她把麦芽糖切块装坛子子,按照各家各户的数量装好。

  给了白厚朴他们一坛子,训练营里两坛子。

  “娘,那两个朝廷的官员,不给他们吃!”

  薛妮子把麦芽糖装坛以后,气呼呼的,小声地对着李兰珍说。

  李兰珍笑笑拍拍她的肩膀。

  “行了,我们也不差这一点,给他们两个一坛子就好。”

  麦芽糖甜的不腻人,咬一口,甜津津,核桃仁,南瓜子仁,松子仁,混合在里面甜香甜香的。

  稻田里的水撤了出去了,稻田在晾晒。

  韩顺德又召集了一些年轻人,把桃花鱼捞起一半装进大筐里抬到了河边。

  刮去鱼鳞,开膛破肚,清洗干净,然后一筐一筐的鱼,抬进了厨房。

  薛妮子带着六七个妇女,开始腌制熏鱼。

  今儿晚饭,就是鱼宴。

  酸辣鱼,红烧鱼,豆腐鱼汤,还有糖醋鱼块。

  酸辣鱼里面放了豆芽,还有白菜,土豆片。

  糖醋鱼块是第一次做,李兰珍亲自下厨,教给薛妮子,桐花,李三丫三个人。

  把清洗干净的鱼斩成大块。

  然后下油锅炸,等四面金黄以后捞出来。

  开始炒糖色,锅里放一瓢水,烧开以后,一大勺的白砂糖,放进开水里慢慢的熬制。

  站在边上的三个人,看到李兰珍如此豪放的往锅里放白糖。

  心里啧啧的:太浪费了,太浪费!

  但是嘴巴里谁也没有说出来。

  糖色炒得变色,稍微浓稠,就把炒制好的西红柿酱倒进里面去。

  不断的翻炒,李兰珍用一双筷子不断地尝着酸甜适中的味道。

  最后,四个人都感觉到酸甜刚好的时候,就把炸制好的鱼块倒进去,快速的翻炒。

  让每一块鱼,都裹满了泛着酱红色光泽,浓厚的糖醋汁。

  然后一盆一盆的盛出来。

  酸甜的味道,让厨房里的人不断分泌着唾液。

  中午的主食就是杂粮饭,糙米,苞米碎渣,土豆块,红薯块,蒸成干饭。

  当然了,饭桌上少不了绿色的菜,一大盆蒜香红薯叶,小咸菜和酸辣白菜下饭菜是必不可少的。

  这天的饭厅里,一开始,人们看见了桌上菜色,喜笑颜开的相互说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等到每个人端起饭碗的时候,整个饭厅里鸦雀无声,只听到了咀嚼的声音。

  还有孩子们吮吸汤汁,砸吧嘴巴的声音。

  尝过了稻花鱼,就开始收割稻子了。

  二十多辆脱粒机摆在稻田里。

  同样的,分组合作割稻子。

  在脱粒机前劳作的人们,自豪又兴奋。

  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不用像原来一样把稻子割下来,用背篓送到晒场,晒干以后,再用石头衮子碾压脱粒。

  最后还要借助风的力量,把稻壳和米分离开来。

  现在只要在田里把稻子割下来,然后一捆一捆的抱在脱粒机旁边。

  脱离机的档口可以并排站立两个人。

  两个人的脚踩在脱粒机的下面的踏板,脱粒机里面的齿轮就开始不断的滚动。

  在抓起一把一把的稻子塞进档口,不一会儿,一把稻子稻粒和稻子杆就分离开来。

  金色的稻粒子就进入拖粒机前面的木箱里。

  这里又有一个人,用小簸箕不断地把稻粒装在箩筐里。

  两个箩筐装满以后,就会有人把箩筐挑起来送往晒场。

  七天以后,晒场上堆满了金灿灿的稻粒。

  几个老人全天不断的用木掀不断的翻动稻粒进行晾晒。

  进货统计,水稻亩产730斤。

  当这个数据出来以后,惊掉了张德水他们的下巴!

  所以此时,杜延清正在和太子商量。

  “太子殿下,我想把这一批稻子全部运回京城,当做稻种,先在京城周边的土地进行种植,不断的积累种子。

  然后再进行全国的推广。

  太子殿下,您看,如何?”

  太子看着杜延清面无表情的说。

  “本太子看不如何,据我所知,这里水稻亩产如此高,是因为兰珍婶子使用了新的栽培方法。

  而且他们在水稻管理当中也与众不同。

  我觉得关键是这两个办法,让水稻增产的,并不是稻种的问题。”

&e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