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是机会,还是考验,或者是……

  一只带有机关的自毁式铜筒。

  李世民再看宇文士及的严肃的神情,自己的心情也变的严肃起来。

  这时,席君买突然出现在屋内。

  席君买?

  李世民看到席君买比看到那铜管还震惊。

  李世民非常清楚的知道,席君买是孤儿,曾经是长安城的流民,后来被舅舅收留,一直是贴身近侍。

  打突厥出战,依军功已经是六品武官,有爵位。

  却依旧担任带刀近侍一职。

  没等李世民有时间去思考,宇文士及开口了:“圣人口谕,国舅留书。”

  李世民立即站了起来。

  宇文士及语气严肃:“秦王殿下,事关皇位。”

  那只带有机关的铜筒,还有席君买。

  李世民非常果断的说道:“臣,李世民,回圣人口谕,臣……守得本份。”

  当李世民说完,话音落的瞬间,只见宇文士及反向一拧那根铜筒,然后扔在地上,很快铜筒就开始冒出烟来,然后出现火焰。

  这火焰的颜色李世民懂。

  是磷火。

  用水都浇不灭的火。

  旁边的席君买呢,看着那铜筒在烧,还拿起夹子将铜筒扔进了煤炉内,看着铜筒烧的通红,这才悄悄的退到了外面。

  宇文士及的语气变的平静:“国舅留书,里面的内容只有国舅与圣人知晓,今日之事,下臣回到长安自会据实上报圣人。”

  此时,揭过了。

  宇文士及从怀中抽出厚厚一本书:“这是辽东攻略,趁冬天无战事、无农活,人也多在屯中休养。”

  李世民接过。

  这其中的内容就是,重点选择了喜欢农耕的室韦人,其次是突厥,然后才是契丹、靺鞨。

  趁着猫冬,开始传授文字,教人识理,相互了解习俗,择优留存。

  在保留原风俗的前提下,开始进行汉化推进。

  这便是未来数年的辽东攻略。

  宇文士及没留下,当天晚上就坐船离开,从海路往江都方向去了。

  李世民回到府中。

  眼下,能够和他商量的人,只有三人。

  秦王妃,长孙无垢。

  无官无职,秦王妃的兄长,长孙无忌。

  还就是秦王妃的兄妹的舅舅,高士廉。

  高士廉,出身渤海高氏,这次他来到渝关也是为了他高氏一族的前途,辽东是盘大旗。

  李世民把宇文士及到来之后,见面的所有细节都详细的讲了两遍。

  讲完,李世民说道:“当时,没有时间给我思考,我却已经是冷汗直流,事关皇位,若有半点不慎,定会身首异处。”

  长孙无忌坐在角落:“我想不明白,历代那个帝皇,会这样。”

  会这样?

  长孙无忌没说明白,屋内却是人人明白。

  一个皇朝最重要的什么?

  论兵。

  永业军,只听国舅的。若是皇权与国舅冲突,李世民都不怀疑永业军会无视皇权。

  更不用说,国舅府亲兵了。

  现在,亲兵说是要扩大,人数上却没有增加,永业军内却在不断的各种比试,希望被选中。

  这是绝对忠于国舅的。

  有兵。

  还有钱。

  太原王氏现有的工坊、商号其每年的收入都可以比得上当年大隋立国之初的财力,这才仅仅是太原王氏与国舅合办的工坊、商号。

  还有其他的世家呢。

  再说将。

  李靖的统兵能力,李世民也见识到了,绝对在自己之上。

  在同样的兵力,同样的装备,同样的后勤之下,李世民深知李靖可以完胜自己。这还不算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猛将。

  以及用兵鬼神莫测的舅舅。

  所以,长孙无忌想不明白。

  史上那个帝皇,允许这样的一个人存在。

  莫说是皇亲,纵然是亲兄弟、亲儿子都不可能。

  为什么?

  那铜筒到底是什么。

  是试探,还是某种安排。

  是皇位,还是一把杀李世民的刀。

  莫说是李世民,屋内的四人,都沉默了,越想越是害怕。

  李世民甚至有在想,舅舅内心真正选择的皇位继承人是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