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可曾记得,武侯之约

  五尺三寸的布竹汉。

  却是手握着一把七尺长的轻型陌刀。

  这时,树顶上传来萧枫的喊声:“左边,那片石头后面,像是他们的首领。”

  布竹汉带着人就杀了过去。

  萧枫站树顶上喊,布竹汉带人杀。

  八百唐军,立即分成数个小队,只是一接触,装备精良的唐军就击败了敌军。

  可曾记得,武侯之约!

  这消息传的比风还快,原本各自安静生活,相互不太联络的无数寨子、部落,开始有人往这里汇聚。

  六诏。

  以蒙舍诏最强。

  因为在最南边,所以被称为南诏。

  那些不愿意依附六诏的小部落,因为萧枫一人,而重新汇聚起来。

  在窦乐的时空,六诏中的蒙舍诏,也就是南诏。

  被大唐朝堂认为是最忠心的,所以唐一直在扶持,一直到南诏统一六诏,然后反唐,击败唐军二十万。

  在这个时空,窦乐不会扶持任何人。

  要么,被文明同化,和我们一起种田。

  要么,被我们华夏文明所抛弃,变成肥料。

  萧枫在树顶上那声高呼:南蛮诸部,可曾记得,武侯之约。

  已经将大唐摆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要打仗。

  唐军写檄文都不需要再找借口。

  更何况,蜀军眼下想打仗都想疯了,日思夜想希望出兵滇池。

  那个孩童。

  是九濮一个寨子少寨主,寨子的男人几乎死光了,活下来的不足三十人。

  妇孺躲进了深山里。

  可又如何?

  那怕只有一个人活着,也能重建寨子。

  萧枫一来,只字不提什么打仗呀,要复仇呀。

  先画图。

  “从这里往北,到大理、再到丽江,然后再往北,一直到芒康。这时,可以往东,经理塘、康定、雅安,到成都府。或者往西,到林芝。”

  “书中有记载,吐蕃人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这可是好生意,用不了多久,就能让这里富足起来,还可以用这里的药材,去换成都府的货物。”

  “茶马互市、南丝路、铜铁羊牛……”

  萧枫毕竟是在国舅府认真学习过的。

  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光靠男耕女织,要多少年才能存下钱,只有展示商品的交换,才能快速的积累财富。

  就拿铁锅来说。

  放在长安城,根本不值什么钱。

  可在草原上呢,绝对是奢侈品。

  还有草果。

  在岭南,都不需要人工种植,野生的眼下就采不完,无数、无数的。但炮制之后送到草原上呢,贵到离谱。

  莫说是草原,就是送到长安城,价值翻几十倍。

  还有岭南的无数香料。

  南诏这边,吃了点亏。

  一边派人往长安去,希望能在长安朝堂之上,找点说法,一边积极的备战,准备再打一次。

  然而。

  李道宗带的主力,到了。

  南诏立即派出使者,献礼、认错、请降。

  八百唐军不可怕。

  八千就不同了。

  装备精良的唐军,哪怕是岭南军,也相当的可怕。

  李道宗:……

  沉默。

  长久的沉默。

  李道宗有一种感觉,自己这个郡王,怕是没办法靠功勋升为王爵了。

  喝一杯吧。

  说不定醉了,心情会好一点。

  李道宗独自一人喝酒的时候,萧枫来了,带着一捆文书。

  “郡王,劳烦用印。”

  用印?

  李道宗心说,这事你不去找中军司马,或是中军主簿,你来找我干什么。

  可当李道宗把文书翻开,只看了两页。

  再看萧枫的眼神就变了。

  有才。

  太有才了。

  萧枫就算家里不给补贴钱粮,他也不靠俸禄活着。

  头一份文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