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北上,为齐王元吉去提亲

  郑元璹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之前还有利益交换,虚情假意,此时,却是真心的。

  自晋末。

  五姓记录了多少王侯将相的风采,记录了多少皇帝的生生死死,记录了多少王朝中兴与灭亡。

  更是详细的记录了大隋的一统天下,与最后的隋末大乱。

  却是从来没见过,有人能够改变这个天下。

  有人,能让所有人看到,盛世将临的曙光。

  郑元璹没有去找窦乐,也没安排人告诉窦乐,自己想见他,想深入聊一聊。

  只是写了一封信,让国舅府记录一下,顺便帮他送回老家,然后替他运点东西过来。

  郑元璹把棺材本拿出来了。

  他老了。

  可他突然有了野心。

  想在活着的时候,见到盛世。

  他想坐火车,从扬州到兰州。

  再从幽州到广州。

  郑元璹送完信,依他所想,窦乐应该会感动一下。

  却谁想,只等来了苏有福。

  苏有福到了:“郑公,国舅的意思是,咱们北上,替齐王殿下向新罗王提亲,算一算日子,新罗王城怕是快要撑不住了。”

  郑元璹等的是窦乐告诉他,咱聊一聊蒸汽机的事情吧。

  谁想,窦乐却是只字不提。

  郑元璹大笑之后:“好,安排,北上。新罗之事,也是当下要紧之事。”

  没错,李元吉要迎娶新罗王女。

  这事也是正经事。

  金德曼怎么想呢?

  她,没什么可想的。

  李元吉,大唐皇帝与大唐皇后的第四子,比起那些妃嫔所生的儿子,地位高贵。

  新罗,原本就是想借助大唐的力量。

  所以,金德曼没资格去想这事。

  她唯一想过的就是,自己在大唐的国舅面前,依旧还是身份太过低微。

  北上。

  替李元吉去提亲。

  船队从钦州出发,第一站是扬州。

  毕竟是去提亲,总要准备一些像样的礼物,扬州这边,已经是江南最繁华的两座城市之一。

  另一座是余杭。

  在窦乐北上的时候,百济珊瑚老城。

  一座庄园内。

  泉太柞,带着儿子泉盖苏文跪伏于正厅地上已经有半个时辰。

  后堂。

  刘文静烧掉了来自李世民的密信。

  面对李世民的吩咐,让他继续鼓动百济动员全国的兵力与新罗决战的要求,嗤之以鼻。

  换一套非常正式的衣服,刘文静来到了正厅。

  泉太柞开口:“请先生出山。”

  刘文静亲自泡了茶:“大对卢,古有汉昭烈帝三顾茅庐。我刘肇仁不敢自比卧龙,有几句话,请听我言。”

  “谢茶。”

  看到刘文静松口,泉太柞心中大喜。

  刘文静倒上茶:“我有一策,对高句丽是断臂求存。可保高句丽十年,最长不会超过十五年。因为你们面对的,不是凡人,是神明。”

  “神明!!?”泉太柞有点不敢相信这话。

  刘文静:“若有机会让你成为中原的皇帝,拥有万里江山,你会如何?”

  泉太柞没犹豫:“纵是一死,也要一试。”

  刘文静:“若是唾手可得呢?”

  “这!”泉太柞都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刘文静再问:“你可知,传国玉玺。”

  “知。”

  “可知,在何处?”

  泉太柞沉默了,刘文静也没就传国玉玺的话题继续,只说道:“我的智慧,只能保高句丽十年。十年后,你父子二人是护国身死,还是请降,以才华换取一个泉氏的富贵,皆在你自己的选择。”

  泉太柞问:“真的,敌不过?”

  刘文静反问:“你们来见我,必是暗中前往辽东各城派细作去打探过了。你们心生恐惧,非常清楚,辽东布局完成之时,就是高句丽灭国之时。”

  说完,刘文静伸手从旁边拿起一只小木船放在桌上。

  这木船,便是莱州水师的炮舰。

  唐军的火炮,高句丽见识过,炸不毁厚重的城墙之外,那实心的铁球无论砸在什么上,也是实实在在的厉害。

  什么船,能挡得住唐军的炮舰。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