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谋士入局,刘文静逆天之谋

  打突厥的时候,唐军的战损?

  泉氏父子不知。

  刘文静说道:“唐,国舅,亲自拜访战死士兵的家眷。”

  就这一句话,泉氏父子明白了,战损不会高,若战死的人数非常高,怎么可能亲自拜访,若是几万人,怕是光是拜访这些家眷,就要花上一年、两年的时间。

  刘文静:“让你们的细作去打探吧。自大唐国舅领兵,有多少战损。”

  泉太柞:“先生的意思是?”

  刘文静:“战备达到可以用一名士兵换你们高句丽一百士兵的时候,才会全力出战,这也是我说,可保高句丽十年的原因所在。还有,国舅府亲兵,养活一兵,所花销比得上高句丽二百普通士兵,或许三百。”

  刘文静这话的言下之意就是,一人换你们一百,大唐的国舅还亏了呢。

  泉盖苏文不死心:“先生,真的没有办法可保下我高句丽?”

  刘文静摇了摇头。

  此时,刘文静想的是,就算自己真心投靠高句丽,高句丽上上下下一条心,全力对抗之下,也不过是让高句丽多撑几年。

  挡不住。

  就是打突厥,若再给窦乐三年时间,颉利败的更惨。

  眼下,高句丽唯一的优势就是地形。

  大唐唯一的劣势,不是战力,是人口。

  十年。

  孩童成长。

  十五年,婴儿都可以娶妻成家了。

  到那个时候,大唐的火炮技术不知道会提高多少倍。

  泉氏父子并没有离开,他们就在刘文静这处小庄园暂时休息,他们要给刘文静一个答案,刘文静才会跟他们回高句丽。

  父子二人闭门。

  “父亲。”

  泉太柞坐了下来:“你是家族的下一代族长,若为高句丽,依此计,还需要加上一条,联合倭岛,共同对抗唐国,但结果一定会是,我高句丽越打越弱,倭人趁机占据我们的家园。”

  “若为家族,先生所说的计策,确实是上策。将高句丽变成将来我们泉氏一族投降的筹码,换我家族的富贵。”

  “在高句丽为臣,或是在中原为臣。我们祖上,本就是亡国之民。”

  泉太柞这话也不算胡说。

  在春秋战国的时代,辽东这边,燕国以北,一共有四支。分别是商人,就是周王朝之前的殷商遗民。东胡一族,隶肃慎一族,濊貊一族,扶余人就是濊貊一族。

  扶余有立国。

  鲜卑灭了扶余国一次,晋武帝帮助复国。

  后高句丽再灭一次,扶余并入高句丽。

  泉盖苏文问:“唐,国舅真的堪比神明?”

  泉太柞想了想:“我有些信了,问这天下,谁能对始皇陛下的传国玉玺视而不见呢?你可以吗?为父不行,拼上性命,全族的命,也要一试,那怕全族死光也甘愿。”

  泉盖苏文沉默了。

  因为,他也不行。

  哪怕他在高句丽,若是中原始皇帝的传国玉玺落在他手中。

  他也放不下。

  在泉盖苏文眼中,这世间,就没有人能放得下。

  泉盖苏文:“父亲,卑沙城,我要亲自领军去。我要亲眼见证先生所言,堪比神明的人。”

  “如此,便这么办吧。”

  泉太柞也选择了为泉氏一族,而不是高句丽。

  做出决定,心情便放松了许多。

  泉太柞再次去见刘文静,这次谈话便轻松了许多。

  刘文静的小庄园内呢,则发生一件大事。

  在泉太柞与刘文静谈完,刘文静回去收拾行装,准备北上,和泉氏父子一同回高句丽的时候,一直跟着刘文静的家丁来到了屋内。

  “有事?”

  家丁说道:“院中那杂乱的树丛处有蛇,是很毒的那种蛇。”

  刘文静转过头看着家丁。

  家丁接着说:“蛇差一点咬了客人,是阿黑救了客人,阿黑被蛇咬了,客人踢开了阿黑,阿黑跑出院子,在一处荒坡钻进了一处土坑内。”

  刘文静问:“阿黑呢?”

  “送到布庄了,用了药,应该能活,但骨头断了几根,怕是要养伤一段日子。”

  刘文静眼神中瞬间流露出杀机,一字一句的说道:“记下来,这事要记下来。”

  家丁回答:“已经记下了。”

  阿黑是一条狗,纯黑色的狗,是一只野狗。

  因为一碗剩饭留在这个小院内。

  刘文静管它吃喝,阿黑就在侧门旁空屋,一直守着那个永远也没开过的废弃侧门。

  刘文静对狗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