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广难封!

  武帝剑指漠北。

  一场战争奇观即将出现。

  本次战役,武帝命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

  此时的霍去病,刚刚22岁。

  两军分出定襄、代郡。

  深入漠北,犁庭扫穴。

  汉匈之战已然攻守易形。

  但是在之前战役中战败投降于伊稚斜的前大汉将领,赵信开始搞事了。

  赵信为汉帝国征战几年,对汉帝国的军事优势了如指掌。

  他为伊稚斜出谋划策。

  “大王,大汉靠的是人多、兵多、钱多、粮草多;而我们匈奴的优势是地广、马匹多、地盘大,所以战场的回旋余地极大,行军机动灵活性高。”

  “和汉人拼粮草、拼将士多寡、拼硬实力,是愚蠢的!”

  “如今已经攻守易形,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赵信指着地图。

  “要拼就拼地形,拼战略纵深!”

  伊稚斜十分认同赵信的策略,于是一场浩大的迁徙开始。

  伊稚斜带着大部队,哐哐哐的溜了。

  他们离开了长期繁衍生息的旧土地,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漠北。

  这将是匈奴人的天生优势之地,他们比中原人更加适应漠北残酷的地形和气候。

  天幕上卷起漫天的黄沙,因为是白日,所以沙子带有灼热的气息,吹到了万朝人心里。

  天地一片肃杀、寂静。

  渺无人烟。

  滚滚的沙丘在连绵起伏。

  大多数中原人此生都没有看到过,如此壮阔、苍凉、浩瀚的景象。

  正在家中喝茶看天幕的王维一甩长袖,诗兴大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好景!”

  万朝人终于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足不出户,看遍天下!

  刘彻脸上露出极其凝重的表情。

  “这群匈奴人,居然跑到这么远的漠北,果然是我汉军把他们打怕了!”

  蒙恬驻守长城,也曾见过北境之荒凉,但也没有到如此之远。

  匈奴地域极其辽阔,原本的家园有草有湖泊,土壤肥沃。

  可现在茫茫戈壁,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就像是天地之间天然的葬骨场、埋尸地。

  卫青目光沉沉。

  这场仗,这样的地形,难打了!

  完全是在匈奴人的主场。

  赵信萎缩的躲在一旁,心里顿生一种不祥的感觉。

  “赵信,你这个养不熟的狼狗!居然给伊稚斜出谋划策……”一群壮硕的将士群拥而上,直接把赵信打的血牙飙飞。

  赵信:我冤枉啊,我都投降了,我能不给他出谋划策么!

  汉朝群臣:此战只有三个结果。

  “一是:顺利遇上匈奴主力军,双方激战,我军胜利,班师回朝。”

  “二是:emmm……”

  这么大的战场,很有可能根本碰不上敌人。

  “三是,在匈奴主场,被匈奴人消灭殆尽。”一想到这种可能,大汉群臣冷不丁齐齐打了个寒颤。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亡国之祸啊!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漠北之战,我们胜利了吗?

  汉臣顿时想起来,之前提过的,公孙敖在河西之战的夏季战场上迷路了的这回事。

  怪不得会迷路,这还是在河西,要是到了天幕之上说的漠北,那岂不是……

  一双双眼睛嗖的看向公孙敖。

  “公孙敖,你不会又迷路了吧!”

  这要是在国战中迷路,那可是死罪难逃!

  就这样,双方都在紧张的战备。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可以说,武帝什么都押上了,他强大的自信让汉帝国疯狂的运转起来。

  【这将是汉对匈奴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

  50万步卒和14万战马用来运送粮草辎重,保证后勤。

  参战者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本次战役,武帝任命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西河太守常惠等人。

  汉帝国最强的精兵和强将。

  而统领他们的就是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

  本次远征,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