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明朝官员有多穷!!!

  【第二道不起眼的诏书:

  洪武十一年

  ——“在京工匠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

  ——“休工者停给,听其营生勿拘。”

  这是洪武皇帝下达给工部的诏书。

  意思是:以后在京城里服役的工匠们,你们必须每天都给他们发放柴火、米粮。油盐、蔬菜。

  如果有没干工匠活的,就算你们不发这些东西,也不可以拘捕他们,就让这些工匠干自己想干的活。

  那么这些工匠究竟是何人呢?

  实际上,这些工匠是大元帝国统治下,受元朝廷‘匠籍制度’管理的一群匠人。

  在大元,当工匠根本不是老百姓自愿,而是元朝廷做活的人不够了,元军会直接去民间抓,你被逮了你就得一直干这活干到死。

  所以洪武大帝颁布的这两道诏书,可以说是对‘佃户’‘工匠’两个群体的极大恩惠。

  工匠们终于可以摆脱这个身份,可以去干自己想干的活。】

  【大清的顺治皇帝评价洪武大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万朝

  百姓们惊呆了。

  “这是好皇帝,好皇帝啊!”

  无数百姓跪下来自愿给朱元璋叩首。

  甚至有人立刻照着天上的朱元璋的相貌雕刻神像,以后就在家里供奉朱皇帝了。

  从此,万朝中流传一个乞丐皇帝的神奇故事。

  无数乞丐将朱元璋奉为乞丐祖师爷!

  贫寒子弟家中必然供奉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画像!

  生民祭祀由此而起。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没想到这大清的皇帝居然还会夸咱,这可真是稀奇。

  “信仰问题、思想问题得到了解决,民生问题做出了妥善规划,洪武大帝开始专心整治官僚团体了。”

  白泽语气一变:“但这一点,也是洪武大帝最为后世之人所诟病的。”

  “这其中的史料,因为大明后面的接续帝国是建州女真,因此很多东西有一定的失真和污名化。”

  “四个彪炳千古的皇帝,各有各的特色。”

  “千古一帝秦始皇!”

  “宏图霸业汉武帝!”

  “万国来朝唐太宗!”

  “反腐先锋朱元璋!”

  “洪武大帝朱元璋可谓是华夏古代反腐第一人!”

  【农民出身,还乞讨了三年,还在寺庙里撞了三年的钟,最后南征北战建立了大明皇朝,这样传奇的经历,注定了这个皇帝和其他的皇帝,就是不一样。

  朱元璋骨子里是个硬汉,很硬的那种。

  他对待官僚体系的态度是历代皇帝中,都绝无仅有的强硬。

  可以说,只要你在洪武大帝手底下干事,你干错了,你贪污了,就算你只贪了一毛毛钱,那也不行。

  直接永不录用!

  如果贪污了,还会更惨,很可能被充军,去前线送死吧!或者流放从劳役去!

  但是如果贪污超过了60两银子,那完蛋了,连充军都没你的分,直接被砍头!】

  万朝

  老百姓们激动了。

  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最恨的就是贪官。

  因为他们没事就得服劳役,在做工的时候,上头官老爷一贪,落到他们手里的米粮就会少。

  上个工还吃不饱,简直要人命。

  白泽:“那么,60两是多少?”

  【根据《明史·食货二》记载:“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到大概二石米。

  根据后世《华夏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显示,在明朝有精米糙米两种,同时各地的米品种上,也有差异。

  所以,一石米大约在92—95KG左右。

  我们按照最高来算,95公斤。

  二石米,就是190公斤。

  按照后世普通大米价格,3元一斤大米来计算。

  190x2X3=1140元

  一两银子相当于1140元。

  贪污60两银子,就是元。

  就算7万,也就是说,贪污7万就得死。

  后世,很多人都问过一个问题,就是明朝是不是华夏历史上贪官最多的一个朝代?

  这个答案,肯定不是如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