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变法革新

  经过殷无咎削藩改制,大夏朝廷只剩下六位节度使。

  李萼接到殷无咎改制削藩的消息,他也觉得现在正是时候,毕竟很多地盘这才刚刚攻打下来,节度使们就算想要割据一方也做不到。

  于是李萼很快就把皇帝诏令颁布下去。

  随着节度使们的权力遭到削弱,殷无咎在关中地区组建虎贲军和龙骧军,两支禁军兵源来自当地的良家子弟。

  当初安禄山祸乱关中致使民不聊生,达官显贵和世家大族纷纷逃离家园,故而留下上千万亩无主良田。

  殷无咎击败安禄山之后便把这些无主良田收为己有,再加上查抄没收而来的田地,他在关中地区已有两千万亩皇家良田。

  两千万亩皇家良田免费租给虎贲军和龙骧军,禁军将士每人平均分配一百亩地,明文规定只允许种植粮食谷物,每年若有余粮也可卖给朝廷。

  虎贲军驻守渭水以南,禁军规模十万人。

  龙骧军驻守渭水以北,禁军规模十万人。

  为了避免大夏朝廷出现外重内轻,殷无咎严格限制各地节度使的镇兵数量。

  辽州节度使镇兵数量五万人。

  幽州节度使镇兵数量十万人。

  云州节度使镇兵数量五万人。

  雍州节度使镇兵数量十万人。

  凉州节度使镇兵数量十五万人。

  益州节度使镇兵数量五万人。

  为什么允许凉州节度使招募这么多人,因为这里需要防备三个方向的敌人。

  其一就是漠北高原的回纥汗国。

  其二就是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

  其三就是西域地区的大唐势力。

  如今天气开始转暖,洛阳通过漕运输送大量粮食进入关中长安。

  殷无咎逐渐加大饥民和灾民的粮食供给,这场饥荒总算顺利渡过。

  由于关中地区已经不适合定都,所以殷无咎也不想在此保留太多百姓,他尽量把一部分人迁徙到河套地区进行屯田戍边。

  殷无咎决定在西北方面采取防御战略,他把开拓目标放在东北地区,这块地盘才是真正重要。

  昔日大唐帝国灭掉高句丽之后,还没来得及移民戍边占领辽东故地和汉四郡,雪域高原的吐蕃帝国便攻陷西域十八州。

  在此之后,大唐常年跟吐蕃进行拉锯,再也无力顾及高句丽故地,导致这块地盘便宜给渤海国。

  如今幽州之地胡汉杂居,这是殷无咎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这是汉人的燕赵大地,岂能变成胡人栖息之地。

  因此殷无咎更加关心幽州和辽州,他对于西域地区的伊吾郡、交河郡、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反而不在乎。

  说到底开拓西域只能进行羁縻统治,主要是为了维护丝绸之路的贸易安全。

  李亨朝廷逃往西域地区,他想要打回来基本不可能,殷无咎想要打过去也非常困难。

  因此殷无咎不想跟李亨朝廷浪费精力,他的作战目标早已放在东北地区。

  长安城,大明宫。

  殷无咎在皇宫设宴接待颜真卿。

  颜真卿曾为平原太守和河北节度副使,他在河北抵抗安禄山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奈何颜真卿属于大唐忠臣,殷无咎只能把他骗去长安。

  当时颜真卿亲自入朝禀报河北战况,他一直滞留在长安城中。

  后来哥舒翰全军覆没,李隆基连夜弃城逃跑,颜真卿对于大唐朝廷终于死心。

  随着燕军进入关中地区烧杀抢掠,颜真卿只能躲到终南山中,直到最近他才重新来到长安城中。

  “我实在没想到你竟会成为天下之主。”

  颜真卿忍不住感慨说道。

  殷无咎一本正经说道:“李唐江山气数已尽,若是不闻不顾,这天下苍生只怕都要沦为白骨,唯一办法就是真命天子出来拯救天下。”

  “真命天子?”

  颜真卿皱着眉头反问道:“莫非你知道自己就是真命天子?”

  “然也!”

  殷无咎故弄玄虚解释道:“天下苍生均为厌死好生,对于生存的渴望汇聚成庞大气数,这就代表百姓们对生命的渴望,特别是处于危机状态下,求生欲望就会越发强烈,此时便会诞生出真命天子,而朕就是这个真命天子。”

  “看来这真是兴衰自有天数。”

  颜真卿顿时面露苦涩,他毫不讳忌询问道:“既然你有拯救苍生的能力,为何还要自立为帝,这岂不是跟安禄山没什么两样吗?”

  殷无咎闻言心中不悦,他毫不客气暗讽道:“昔日刘表有头千斤大牛,食量乃是普通大牛的十倍,可论负重却不如一头母畜。后来魏武帝曹操入荆州,杀之用以犒劳军队,而非让它尸位素餐。”

  此言一出,颜真卿明白殷无咎这是何意。

  无非是在指责李唐皇帝并非真命天子。

  此番殷无咎快速平定天下,他也继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