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爆炸了

  当时余良交给陈学文的图纸上面的内容很少。

  是余良在会议前,抽时间画的,只有两件物品。

  第一件,是一个梨子大小的铁罐。

  陈学文,包括他把这个图纸交给的打铁师傅,都不知道铸造这个东西是要用来干嘛。

  只有余良知道!

  他要制造一批手雷。

  因为火药原料回来的晚,青云山留给革命军的时间又少,这样的情况下,能充分利用火药做出杀伤力大的东西,就只有手雷了。

  图纸上的,便是手雷的外壳。

  现代手雷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外壳、炸药、引信和保险装置。

  当然,此时的余良,肯定不可能复刻出一枚完全一样的现代手雷。

  难点在于引信部分!

  引信分为弹簧片,弹簧,撞针和底火。

  这些填充到内部的东西,不仅对材料有要求,还需要小而精的技术,不是做成了一个大概就行得了的。

  哪怕最后真的把这些东西都成功制造出来了,那时间都不知道到猴年马月了。

  何况,其中的底火,还是他们现阶段难以逾越的难点。

  所以,现在余良制造出来的手雷外壳,对他来说,只相当于是一个鞭炮的外层。

  必须要借助线形引信点燃,才能达到引爆的效果。

  至于选择铁制的原因,是为了加大威力,毕竟是打仗嘛,不可能拿着一堆鞭炮上战场不是吗。

  且余良规划中,还会在里面加上钢珠,这铁鞭炮造成的威力还会更强,青云山武道修炼,身体强壮又怎样?还能挡得住炸飞出来的钢珠不成?

  余良来到全是铁匠铺的这条街道。

  几天的时间,他所需要的东西,已经熔铸出来很多。

  一箩筐一箩筐的,就这样大大方方的摆在铁匠铺的地面上。

  当时,陈学文拿着图纸过来,找到了张老大。

  经过林平安和战士们共同努力下,革命军在敬龙城的风评非常的好。

  听说是要为革命军铸造东西,张老大马上召集了整条街的铁匠师傅。

  谁都没有反对意见,况且陈学文说了,会按照正常的物价给他们铸造的费用。

  不给钱,他们都愿意干,何况还有钱收,他们更愿意了。

  就这样,这条街所有的铁匠师傅聚在一起,开了一场动工前的技术探讨大会。

  图示要求非常的简单,以他们的技术,只要先用蜂蜡做出一个成品的样子,再把黄泥糊在上面,一加热,黄泥凝固,蜂蜡流走,手雷外壳的模型就做成了。

  最后一步再从模型留的孔洞灌进铁水。

  冷却后,手雷外壳就成型了。

  探讨完,十几家铁匠铺同时开工,做模具做模具,熔铁矿的熔铁矿,灌铁水的灌铁水。

  一开始很慢,熟练后变得很快,到了第三天,就那一天的时间,整条街就熔铸出来四多百个。

  余良来时,已经一共有两千多个了!

  余良检查了熔铸后的成品。

  很满意!

  目前的工艺,以铁水熔铸的器物,全都是生铁。

  生铁含碳量高,杂质多,硬度够,却也脆,用力砸在地上,直接就能砸成好几块。

  不像熟铁那样,韧性足,能锻造,砸不坏。

  这些因素,却刚好可以符合余良的要求。

  他们配制出来的火药,还没有达到炸药的程度,比不上TNT之类炸药爆炸后的威力,这即硬又脆,刚好能让目前的火药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余良翻看了好几个,都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的工序就像做鞭炮一样,很快就能完成。

  当然,最终成品的东西,不能称之为鞭炮,而叫‘铁壳雷’,余良祖国华夏的明朝前就出现了。

  “这些差不多了!”

  余良马上命令人员把这些东西往天水村拉去。

  今天他就要迫不及待的装填火药。

  至于铁壳雷内部的钢珠。

  现在这个条件下,肯定制作不出来每颗一样大小的钢珠。

  但不要紧,要对敌人造成伤害,不需要那么多讲究,只需要收集各铁匠铺内平时掉落在地上的小铁砂、铁皮即可。

  况且,余良的图纸上,明确是把铁壳标示成的菠萝状,这种生铁壳,在爆炸后,本身就会产生很多碎片。

  不仅如此,基于星月留给余良的映像很是强大,他还会专门为他们这种武道中人,加一些料。

  砒霜,巴豆,等毒性极强的中药粉末。

  爆炸后,虽然这些中药粉末会被燃烧很多。

  但瞬间爆炸,终归不会全部燃烧干净。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