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矛头对准公主

  刘肥得胜归来,朝堂之上却因昭平公主请求调神机营助战之事,掀起了轩然大波。

  早朝之时,大臣们个个义愤填膺,御史大夫苗东仁率先站出,说道。

  “陛下,昭平公主此举实乃严重越矩,后宫不得干政,此乃我大秦祖训,不可违背,驸马刘肥纵有赫赫军功,在这等大事上,也难辞其咎,应当果断罢免其官职爵位,以正朝纲!”

  “陛下,此事关乎我大秦秦法与朝纲之根本,若不严惩,日后后宫干政之风一旦盛行,必将祸乱朝纲,国将不国啊!还请陛下当机立断,将昭平公主降为郡主,以正视听,以安民心!”

  嬴昭怒声说。

  “诸位爱卿,刘肥刚为大秦在前线立下不世之功,浴血奋战保我大秦疆土,此时谈惩处,是否有失公允,过于急切?”

  陪戎校尉林贤立刻说。

  “陛下,功是功,过是过,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昭平公主此举已然坏了祖宗定下的规矩,若不加以处置,难以服众,秦法尊严不可践踏,朝纲正统不容侵犯啊!”

  嬴昭这下子也忍不住自己的怒火了。

  “放肆!刘肥在沙场之上舍生忘死,与敌拼杀,才换得如今的太平,你们却在此咄咄逼人,是何居心!”

  这时,丞相缓缓站了出来。

  “陛下息怒,众臣也是为了大秦的秦法严明和朝纲稳固着想。但刘肥之功确实不可磨灭,还望陛下三思,寻一个两全其美之策,又不寒了功臣之心。”

  刘肥此时踏入朝堂,说道。

  “陛下,臣之妻行事鲁莽,欠缺考虑,臣愿为此领罪。”

  嬴昭看着刘肥,也是知道他受了委屈,就说。

  “爱卿快快请起,朕知你忠心耿耿,为大秦鞠躬尽瘁,此事朕自有定夺,爱卿无需过于担忧。”

  大臣们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刘肥,你虽战功彪炳,但你妻子之错不可不究,功过岂能相抵!”

  刘肥面色不改,说道。

  “诸位大人,我刘肥愿听从陛下裁决,但疆场之上,若没有神机营的及时支援,南柳关能否守住实未可知,国之存亡之际,难道还能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不成?”

  周正说道。

  “那也不能成为公主干政的理由,祖宗之法,岂容轻易违背!”

  刘肥冷哼一声。

  “我刘肥为大秦出生入死,从未有过二心,若因此事要罢我官职,夺我爵位,我也毫无怨言,但请诸位想想,国之危难时,当以大局为重,若只知死守法度,不知变通,如何保我大秦江山永固?”

  “你这是强词夺理!”

  “哼,我看你们就是嫉妒刘肥之功!”

  李勇拱手道。

  “陛下,刘肥将军一心为国,舍生忘死,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却在此鸡蛋里挑骨头,刻意为难,实在可恶至极!”

  嬴昭怒喝道。

  “都给朕住口,此事暂且搁置,容朕再好好想想。”

  退朝之后,嬴昭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小德子小心地说。

  “陛下,此事确实棘手,还需从长计议。”

  嬴昭叹气。

  “刘肥是功臣,昭平也是朕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朕怎能忍心惩处。”

  这时,贵嫔唐氏款款走了进来。

  “陛下,臣妾以为,可对昭平公主稍加惩戒,以安众臣之心,同时也不可亏待了刘肥,毕竟刘肥为大秦出生入死,若处置不当,恐寒了将士们的心。”

  嬴昭问道。

  “爱妃有何具体想法?”

  唐氏说道。

  “可罚昭平公主禁足数月,让她闭门思过,以示警告,对刘肥,则加以赏赐,晋升其爵位,赐以重金,以显陛下公正,如此一来,既能维护秦法尊严,又能安抚功臣。”

  嬴昭缓缓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希望此举能平息众怒,也不辜负刘肥的一片忠心。”

  几日后再次上朝,嬴昭说道。

  “关于昭平公主之事,朕已有决断,罚公主禁足半年,令其在宫中好好反省,刘肥之功不可没,晋升为护国公,赏金千两,锦帛百匹。”

  大臣们虽心有不满,但也不敢再多言,只能齐声应道。

  “陛下圣明。”

  刘肥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

  一日,刘肥在府中与谋士孙庸商议。

  “国公爷,如今虽看似风平浪静,但那些大臣们未必会善罢甘休,还需小心提防。”

  刘肥微微点头。

  “我自知晓,他们无非是嫉妒我之功业,想要寻机打压,但只要我也不惧他们的阴谋诡计。”

  与此同时,在苗东仁的府上,几位大臣秘密相聚。

  “刘肥如今晋升护国公,势力愈发强大,我们必须想办法遏制他。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