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外乡人在花城



  他看到了一家公用电话亭,这是邮局开的,应该很正规,便走了过去。

  一堆人围着他转,继续不停的推销各种商品和服务,他们的嘴脸各不相同,但他们的目的却出奇的一致,就是想把这个外乡人口袋里的钱掏出来。

  看着李云海进了电话亭,这些人知道没有希望了,这才转身另寻目标。

  李云海拿出刘世滔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给冬莞的二手复印机商人。

  电话响了几声,对方便接听了。

  “请问是冬莞和诚商行吗?”

  “是的,请问你是哪位?”

  “你好,我是西州刘世滔刘行长介绍的,请问你们有卖二手复印机吧?”

  “是的啊!刘行长?他不是说不买我们的设备了吗?”

  “我是他介绍的另一个客户。我想问问你们,二手复印机卖多少钱一台?”

  “我们有很多种型号,成色也不相同,价格有高有低。有米国的货,有德国的货,更多的是东洋货。”

  “佳能的多少钱?”

  “看型号和成色,这个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要是有空,可以到我们公司来看货。”

  李云海还是决定,先问清楚比较好,他说了一个佳能复印机的型号,又问如果是八成新的机子,要卖多少钱一台?

  对方见李云海像是个懂行的人,便回答说,你是刘行长介绍的,你要的话,一万八千块钱给你。

  李云海觉得太贵了。

  他答应给刘行长的价格,都只有五折,也就是1.4万左右。

  现在进价都要1.8万,那他别说赚差价了,能不能卖出去都两说!

  对方见李云海沉默,便鼓动三寸如簧之舌,想说服李云海。

  “同志,你可以先来看看货,我们的货都是进口的,新机子要卖三万多。我们八成新的机子,只卖你一万八,算是极便宜的了。”

  李云海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你们的机子,能复印多少张?”

  正常来说,新机子的复印数量,可以达到900万张,这是保守估计的数量,实际上会更多一些。

  对方停顿了一下,说道:“同志,这么跟你说吧,我们的机子,复印500万张不成问题。”

  李云海一听就凉了半截。

  这哪里是八成新的机子?

  以他的经验分析,这种机子,多半是废机器进行修复翻新。

  居然还能卖这么高的价格!

  这不是杀猪吗?

  李云海忽然之间很后悔,悔不该莽撞的来这一趟。

  早问清楚的话,就不必浪费时间和车票钱了。

  这样的机子,难怪银行那边不要。

  刘世滔他们或许不懂复印机,但也会对比啊!

  机子是二手的,复印量直接腰斩,买的又是冬莞那边的货,最重要的售后服务也成问题。试问这样的生意能做吗?

  还有一点要注意,卖家说复印量有450万张,实际上是达不到的,能有一半都不错了!因为复印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各种耗损、毁坏。就像最好的高速复印机,厂家标榜900万复印量,实际上也是达不到的,能有五、六百万的复印量,都很不错了。

  一台复印机,正常来说,寿命是三到五年。

  有的单位复印机不大,几年用下来,可能用不了几十万张。而有的单位复印量特别大,两年就把寿命用完了。

  李云海还是太过急躁了!

  他只想着这是一个大订单,只想着可以从中渔利,冲动而又盲目的来到了花城!

  电话里传来对方的说话声:“喂,同志,你考虑清楚了吗?要不你来我们公司看货吧?”

  李云海又问了几个型号复印机的价格,以及可以复印的张数,问能不能打点折扣?

  对方一一回答,每台机子的售价,最便宜也都在1.5万以上!

  李云海心里大概有了底。

  他说了一声谢谢,说我再考虑考虑,然后挂断了电话。

  付了电话费,李云海来到火车站广场,随便挑了个地方,蹲了下来,掏出烟,抽了一支。

  他是个善于思考的人。

  凭着前世的经验,他对复印机行业也很了解。

  既然有人在做二手复印机了,那么他们肯定有一个进货的渠道。

  一个二手商贩,不可能直接从海外进口,必定有上游商!

  这个上游商人,做的就是海外进口贸易,从国外收购废弃的复印机,运回国内批发销售,他们做的生意是走量,而不是一台一台的售卖。

  因此,只要找到这个进口商,那价格肯定会极为便宜!

  李云海在想,这个时代的贸易商,他们会聚集在哪里呢?

  就算他去询问冬莞那边的商贩,人家肯定也不会告诉他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