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收官:28亿!

:“OK,我愿意出一亿美元,拿下这个授权!”

  洛根见布朗答应了,他也不甘人后,说道:“我也出一亿!”

  他们都是有远见的人,又用过李云海生产的CCA,详细了解到光彩牌CCA的特性,远比东洋人生产的CCA更优异。而且不含金属离子的CCA并不是谁都能研发出来的。

  米国人研究过,失败了。

  东洋人也在研究,没有成功。

  他们想生产环保型的CCA,就只能找李云海要授权。

  李云海手握一款重要的卡脖子技术,死死的牢牢的卡住了全球碳粉生产行业的脖子。

  他当然要依靠这个技术来发财。

  洛根、布朗和李云海分别签署了授权合同。

  合同上注明,在他们依照合同规定,缴纳了各自的一亿美元授权费用后,李云海将正式给他们授权证书。

  跨国转账的时间当然要长一些,大概需要七到十天左右才能入账。

  广交会的最后一天,李云海虽然没有开单,却卖出去两个专利授权,又赚到了两亿美元!

  1985年的秋季广交会,顺利闭幕。

  李云海他们提早收拾了展位,把东西拖运到施文涛的公司寄存。

  随着生意的扩大,李云海想在花城设立分公司的想法也日益迫切。

  他现在就是缺少得力的人手。

  快到下午六点钟的时候,老同学陆军找了过来,和李云海他们一起下班。

  陆军在场馆里逛了一整天,收获很大,感叹不已,说不来广交会,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精彩。

  一个乡下来的青年人,在广交会上可以感受到最强烈的对比。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国外和我国的差异。

  香江和内地的差别。

  从形形色色的洋人、港澳台人士,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从他们手里提着的东西,从他们吃着的山珍海味,从他们坐着的汽车,完全可以看出来,他们那边的生活大概是怎样的。

  陆军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家乡衡州县城的一家收音机厂工作。

  现在国内的收音机早就供过于求,大多数厂家都积攒了库存卖不出去。

  陆军所在的工厂也是如此,效益太差,导致收入少得可怜,工作一年多了,现在的工资还只有36块钱一个月,要不是厂里派他出差,哪里有钱来花城?哪有机会见识这样的花花世界?

  李云海在泮溪酒家请客,唐玉霞、刘杰、郭婉华、施文涛兄妹等人,悉数到齐。

  陆军自从走进泮溪酒店开始,就不停的发出啧啧啧的赞叹,真的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新鲜又好奇。

  点餐的时候,他特意看了看菜单,发现随便一个菜都是好几块钱,还有十几块钱、几十块钱一个的菜!

  他一个月的工资,寒酸得在这里连餐饭都吃不起。

  而李云海点餐的时候,压根就不看菜单,直接吩咐服务员,好酒好菜只管上,每桌18个菜的标准,红酒拉菲、白酒茅台,各来一箱。

  陆军再一看菜单后面的酒水价格,更加咋舌!

  他坐在沈秀兰身边,不由得问道:“沈秀兰,李云海现在在哪个单位?”

  沈秀兰当然回答说:“商业局,和我一个单位。”

  “啊?李云海居然从梅山县机械厂辞职,调到你们单位了?他刚才不是说他辞职下海了吗?这又是怎么回事?既然你们都调到一个单位工作了,为什么又要分手呢?”

  这些问题,有如重捶一般,敲打着沈秀兰的灵魂。

  沈秀兰轻幽幽的一声叹息,说道:“世事无常!这一年多来,发生太多的事情了!一言难尽,你有什么话,去问云海吧!”

  陆军见她不愿意多说,也只能把问题闷在心里。

  李云海谈笑风生,在向唐玉霞汇报这届广交会的战况。

  “还好,还好,CCA的销量,和上届差不多吧!上届是7.546亿元的成交额,这届的销售额也是8亿元左右。”

  他没有说出来的是,他还招了四个CCA的全球生产销售授权,赚到了4亿美元!这里就有11.2亿元人民币!

  唐玉霞笑吟吟的点了点头,问道:“还有电脑打字机呢?卖出去多少台?”

  李云海来参加广交会时,还有6.5万台电脑打字机,全部卖完,还差2万台要赶工生产。

  这届广交会,他等于是卖掉了8.5万台电脑打字机!

  他的批发价是3000美元一台。

  其实人民币兑换美元,并不能完全按照官方汇率,因为我国外汇储备量有限,所以想通过官方汇率兑换是很难的事情。

  不管怎么算吧,8.5万台电脑打字机,销售总额少说也达到了8.5亿元人民币。

  所以这一届广交会,李云海收入囊中的人民币,高达10亿美元,相当于28亿人民币。

  他之前拒绝了东洋人10亿美元的收购方案,结果自己却又赚回来28亿人民币!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