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60章 点燃十万星星之火!

/>   买一套设备的钱,他们肯定拿不出来,但租一套设备,只需要500块钱!这第一个月的租金,一家人凑一凑还是有的。等开起了门面,赚到了钱,再交第二个月租金。

  有没有生意,做两个月自然就知道了。

  真做不下去,在外面干上两三个月就回来继续种地,大不了就是亏几百块钱而已!

  一时间,梅山县各个乡镇政府的报名点,都被乡民们给挤破了门槛。

  但是,更多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后,毫无波澜,仿佛此事跟自己毫无关系。

  大多数人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被打开。

  只有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赚到了钱回家炫耀以后,他们才会跟风景从。

  然而,到那个时候,全国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地段,已经被别人占领了!

  所以有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螃蟹又叫夹人虫,以前的人看到都怕,谁还敢吃?

  现在让农民外出创业,也是如此,农民们都以为,外出创业,很有可能血本无归,跟夹人虫无异。

  总有人敢勇立潮头,闯进改革开放的长河里,做出一番事业来。

  白溪乡石板村报名的人最多!

  因为他们都是李云海的老乡,他们见证了李云海的成功。

  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去城里开店创业,说不定也能混成第二个李云海呢?

  还有很多人跑到李德明家里来询问具体情况。

  李德明哪里知道这事情?只是含糊的说道:“云海做事牢靠着呢!我相信他!他说能做的事情,那肯定能做!”

  他现在对大崽,那叫一万个佩服!

  三天报名时间截止,梅山县各个乡镇统计了报名人数,达到了800多人。

  可是,省里给出的名额是一万人!

  赵专员看到这个结果,错愕良久。

  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这些乡亲们怎么都不知道抓住呢?

  赵专员不想浪费剩余的名额,便向林振邦请示,能不能到市里的其他县招人?

  林振邦的本意,就是想发展整个梅山地区。

  听到赵专员的汇报外,林振邦当即同意,可以在整个梅山地区招人。

  林振邦放下电话后,发出一声无奈的长叹。

  他还想跟李云海争取,多要一些名额呢!

  谁知道一万个名额都报不满!

  李云海听说此事后,说没关系,慢慢发展,等有人在外面发了财,不用我们通知,乡亲们也自然会找上门来租借设备了。

  他让这些已经报名的农民,先到省城来。

  李云海将在四海电脑学校开办培训班,教他们打字、操作复印机,以及怎么制作名片、标书。

  在八、九十年代,只要学会这几样,赚钱就跟捡一样。

  至于招牌、图文制作,那都是后面的事了。

  现在的工程机器太贵,即便是租,李云海也不敢租给他们。

  又经过三天时间,整个梅山地区,也只招了不到2000人!

  李云海对此事倒是看得开。

  第一期就能招到这多人,已经出乎他的意外了。

  只要这批人赚到了钱,他们的亲戚、朋友、老乡,都会坐不住的。

  四海电脑培训学校,周一到周六,白天都是用来给社会青年上机打游戏。

  现在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李云海将2000个报名者,分成两批,分别进行为期十天的培训。

  他的要求就是,十天之内,必须学会打字、使用复印机。

  如果你十天都学不会的话,那可以回家种地了,因为就算给你机器,你也肯定赚不到钱。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