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第438章 尊重你的裁决

/>
  “我想到四海集团实习,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你先玩几天,再到公司来上班,我安排你跟秀兰学财务管理。”

  “为什么让我到财务部门实习?我学的是英语。”

  “你是我妹妹,是我最信任的人,你以后来公司,当然是帮我管理财务方面的事情。”

  “哥,我不懂财务哦。”

  “所以让你学习啊!”

  “知道了,哥。”

  很幸运的是,李云海和沈秀兰都顺利的通过了成教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

  成教考试并不难,以他俩的聪明很容易通过。

  接下来,两人又报考了成教的本科课程。

  李云海报的是计算机,沈秀兰则在财务上深耕。

  今年以来,公司的外星人电脑因为芯片供应充足,再加上MJ的广告宣传很到位,所以销量可观。

  这一年,各家公司都相继推出低价电脑。

  市面上甚至售价6000元左右的PC。

  不过这些电脑的配置都很低端。

  英特尔正式推出486芯片。

  486芯片只是586芯片的一个过渡,并没有多大的更新和进步。

  内行人不难看出来,486家族的指令集与386非常相似,只有增加少量的指令。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内置资料快取芯片。486芯片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50MHz。

  有些低等级的486实际上会比最高速的386还要慢。

  四海集团第一时间推出了486主板,并推出了486电脑。

  李云海知道,下一代处理器,也就是586芯片,至少要等到1993年才会公布,这款处理器,才是英特尔真正的扛鼎之作,这款划时代的产品,被命名为奔腾处理器。

  英特尔在芯片上的研究,现在陷入了一个瓶颈期。

  AMD也是在这个时期追赶上来的。

  四海集团的芯片研究能不能追赶上来,就在下一个周期。

  李云海要解决的困难,远远不止芯片研究这么简单。

  他还要想办法解决芯片生产线的难题。

  从1984年开始,李云海就没有停止过这个梦想。

  在这之后,四海集团依靠不断投入研发资金,继续解决供应链问题,并开拓市场。

  四海集团最初的光刻技术,全部来自于尼康公司。

  到1989年,东洋在很多方面都成了世界第一。

  仅东京都的地价,就可以吞下整个米国!

  东洋楼市上空盘旋着两个不灭神话:

  第一个神话是“土地不会贬值”,人们已经信服,土地永远是最稀缺的;

  第二个神话是“东京房价永远不会下跌”。

  两大神话的背后还有一种迷之信念:政府永远会支持房地产。

  收入上,东洋人也实现了对米国的赶超。

  1988年东洋人均收入达到23416美元,成为世界最高水平。

  就在这样的群情激昂下,一本极具煽动性的畅销书出版,让东洋人进一步沉迷于老子是世界第一的幻觉中。

  1989年1月,《东洋可以说不》一书横空面世,书中大胆预言:虽然战后世界一直以米国为首,但是到了21世纪,恐怕就要以东洋为首了!所以米国应该停止期待东洋屈居其下,而东洋应该对米国更加强硬。

  有趣的是,米国人随后写了一本书《东洋绝非第一》,这本书直戳东洋人的痛点:富国穷民。

  东洋人每年比西方人多工作400小时,住在狭窄的屋子里,工作十几年也买不起房子,每天花费一小时坐拥挤的火车去上班,下班再坐一小时的火车回家。

  这样的东洋人,怎么可能成为世界第一?

  东洋能不能成为第一,李云海并不关心。

  他关注东洋的发展,主要是源于对光刻技术的关心。

  20世纪末,尼康是当之无愧的光刻机王者,光刻机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

  从1980年到1982年,东洋光刻产业增长了66%。相比之下,米国同期仅增长10%。

  1988年,尼康推出全球首款准分子步进机,分辨率为500纳米。

  1989年,尼康的半导体光刻系统,销售量达到了2000台!

  李云海之前在尼康采购的光刻机,到今年已经属于落后产品。

  最多捱到586芯片时代,他必须得更新换代。

  在此之前,四海集团也一直在秘密研究自制的光刻机。

  而这一年的ASML还只是一家小企业,完全不具备竞争力。

  我国其实也有步进式光刻技术,只不过在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