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的卤肉呢?

  第113章 我的卤肉呢?

  邢留柱似乎早预见这个问题。

  并没有着急,摸摸口袋,掏出半包压瘪的中华烟,给司机们散了一圈,自己也拿了一根,又掏出火柴点燃。

  邢留柱吐了一口烟,烟雾遮掩着他的面容,他悠悠地说:

  “目前从TLF到阿拉山口的铁轨虽并没有修建完毕,但是铁轨已经可以抵达距离阿拉山口一百里地的地方。

  终点距离阿拉套山那个坍塌的洞穴已经不足二十里地,地方救援队的同志将在那里接应你们。”

  “就算是铁轨能够抵达阿拉山口,也不代表火车能够行驶。”曹文直皱着眉头。

  李爱国清楚曹文直的意思。

  铁轨铺设之后,还需要养护道砟,清障碍,排水、减震、调整轨道/保持轨道平顺性,需要派遣专业测试车辆,进行“热滑”,最终才能通车。

  目前抵达阿拉套山的铁轨,只是铺设了枕木和铁轨,火车贸然上线行驶,很容易发生危险。

  轨道上任何一块不平整的地方,任何一颗没有拧好的螺丝,都会导致火车出轨。

  领导们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时间可以解决问题,而工人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邢留柱见任务布置不下去,当时就有点急眼了,拍着桌子说道:“你们考虑的情况,难道我不知道吗?

  但是!

  岩石物性队勘探队可能找到了新油田的线索。”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

  大家伙都清楚,我国一直被国外认为是贫油国。

  国外的专家认为根据陆相贫油论,断定我国不可能会出现大型油田。

  去年,独山子油矿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论断。

  如果能够以独山子油矿为依托,在克拉蚂蚁区域找到更多的油矿,那就足以形成一个大型油田。

  足以摘去贫油国的帽子。

  这不但关系到民族荣誉,更决定了能源会不会受制于人,会不会被人掐脖子。

  刚才还忧心忡忡的司机和司炉工们挺直胸膛,眼睛中迸发出火花。

  李爱国第一个站起身,挺直胸膛,声如洪钟:“请组织放心,请领导放心,我们131司机组一定保证完成任务。”

  曹文直等一杆子人,也不甘心人后,纷纷站起身表明了态度。

  邢留柱段长神情有些动容:“请大家伙放心,只要完成了这次救援任务,我向上面申请,每个人的工资提一级!”

  “要是真出了事,咱们机务段,帮你们……扛着!”

  这既是激励,也是表态。

  所谓的出事,是车毁人亡。

  所谓的扛着,是机务段会帮司机们、司炉工们照顾一家老小。

  李爱国孤身一人,倒是无所谓。

  曹文直和老刘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

  邢留柱的表态,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时间紧迫,布置了任务后,邢留柱立刻安排人去布置准备事项,

  李爱国则跟曹文直商量行车事宜。

  要实现目标,不是只有一腔热血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要动脑筋。

  “师傅,未经验收的铁轨上,最大的危险就是碎石和障碍物,如果我们在列车前方安装一个铲式排障器,肯定可以避免大部分危险。”

  “铲式排障器,是啥玩意?”

  “伱看看这个”

  李爱国找张工借来一根钢笔,按照前世铲式排障器的样式,在草纸上画出一副草图。

  虽然很简陋,但是效果却差不多。

  曹文直跟老刘都有多年的行车老经验了,瞬间意识到这种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曹文直赞叹道:“好小子,有了你这个简单的设计,咱们活着回来的机会又大了几分。”

  邢留柱段长见曹文直赞不绝口,立刻把草纸交给身边的同志:“时间紧迫,你立刻派人把检修车间的老胡头喊起来,让他无论如何在半个小时内,把铲式排障器搞出来,焊在火车头前面,要是没完成,明天就可以卷铺盖滚蛋。”

  “是!”

  见那位同志转身又离开,邢留柱段长又交代他注意保密,这才转身回到李爱国身旁。

  “爱国同志,你还有什么想法。”

  “段长,我觉得可以在火车头前方和顶部,各安装两个高强度的照明灯,如此以来即使火车出现了故障,咱们在修理的时候,也不需要为光线发愁。”

  “好办法,我立刻安排。“

  “等等,火车头的侧面可以装上橡胶挡板,即使遇到飞溅的石子,也不会伤害到车身。”

  短短四五分钟内,李爱国提出了七八条意见,邢留柱听得频频点头。

  看到这一幕,救援队长张工摸了摸下巴上杂乱的胡子茬,如有所思。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