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第315章 刘国璋遇烦恼,李爱国送甘霖

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

  “这种自卸侧翻车厢虽然技术难度不高,意义却很重大,一旦使用,不但可以大量节省卸煤的时间,还能避免人员伤亡。”

  刘国璋越说心情越激动了。

  自卸侧翻车厢一旦制造出来,那可是一项大大的成绩。

  不过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专业研究员们的验证。

  毕竟李爱国是个火车司机,研究这些玩意只是个人爱好。

  刘国璋是个雷厉风向的人。

  当下就将李爱国抛在一旁,抄起电话拨了内线电话。

  片刻后。

  五位身穿蓝黑中山装的研究员进到了办公室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戴着啤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

  在这些人中,李爱国也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原四方厂的工程师董青甫。

  一段时间不见,董青甫更瘦了,脸上的皱纹也更多了。

  刘国璋现场开了一个短会,指着那份图纸说道。

  “这是我一个学生的作品,你们看看,是不是可行。”

  董青甫这会也认出了李爱国,再看看李爱国面前摆着的茶水,笑道:“刘主任,您的学生,不会是李爱国同志吧?”

  “你怎么知道?”

  董青甫笑道:“以前我跟李爱国同志打过交道,火车上的沙包,就是爱国同志的杰作。”

  说着话,他已经顾不得刘国璋了,拿起图纸看了起来。

  身为专业的研究员,董青甫的专业素质,要远超刘国璋。

  “结构虽不复杂,但是构思却相当精妙!这简直是绝了!”

  “李爱国,当初我就说,你小子不搞研究实在是亏了。”

  刘国璋是了解董青甫的。

  这位老研究员脾气很倔,在四方厂子里不受待见。

  他出于爱才之心,亲自前往四方厂,将董青甫调到了铁道研究所里。

  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刘国璋终于明白为何四方厂会不待见董青甫了。

  此人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

  自持技术水平高,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时候就算是他这个主任说错了话,也会被董青甫当面指责。

  能得到董青甫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他的这位学生,在铁道研究上还真有天赋。

  趁着几个研究员研究图纸。

  刘国璋走到李爱国跟前,掏出一根中华烟甩过去:“爱国,你有没有想过到研究所来工作?”

  李爱国接过烟,站起身道:“老师,我不是科班出身,之所以能搞出这些发明,是因为在开火车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接触到的东西,让我产生了灵感。

  要是离开了火车司机的岗位,我估计连给董工程师当助手的资格都没有。”

  李爱国并没有妄自菲薄。

  这年月的研究员个人能力都很强。

  因为没有计算机,算盘计算速度太慢,研究员们的心算能力都能参加后世的最强大脑。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所里当研究员,哪里有开大火车来得有意思。

  刘国璋点头:“也是,你搞的这两项发明,技术难度都不高,但是思路清奇,要不是长年累月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还真想不到。”

  “老师,这也许就叫做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

  两人正闲聊着。

  第一研究小组已经将图纸研究了一遍。

  研究员董青甫拿着图纸,兴奋的说道:“刘主任,这套自卸侧翻车厢图纸实在是太完美了,特别是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机架、工作台的设计水平,远超过我们常规的设计。”

  刘国璋也不是科班出身,摆摆手道:“老董,我就问你,自卸侧翻车厢是否可行。”

  “当然可行!绝对可行!万分可行!”董青甫激动的说道。

  刘国璋当下拍板:“那好,现在你现在马上撰写项目规划书,等研究所招开项目评审会议的时候,请几个所领导跟高工们共同研究一番。”

  “是!我现在马上”

  董青甫话说一半,脸色却奇怪起来。

  他将刘国璋拉到旁边,压低声音说道:“主任,咱们是不是先找个地方,将自卸火车厢制造出来,实验成功后,再将项目提交所里审验。”

  刘国璋这会也明白过来了,点点头道:“老董,你的思虑很周全啊。”

  “主任,我也是见您是个干实事的.”话到嘴边,董青甫恨不得跟自个一耳光。

  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国璋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小气。

  此时已经开始思虑该选择在哪里制造第一辆样车了。

  京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