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

光都极为浅淡。

  好黑啊。

  陆念安翻了个身,手背贴着脸颊,她此刻再没心思多想了,很快就沉沉睡过去。

  这一躺便躺到翌日的日上三更,等再睁开眼时,屋内没了秋菊的身影,只余下一片金灿灿的日光。

  陆念安未起身,昨夜的记忆仍旧混乱,只一睁眼便叫人去想。

  她只好晕晕乎乎地逃避着,紧紧闭上双眼。

  “都要午时啦小姐,”过了会儿后,秋菊进屋,一边催促道:“小姐这几日可是都未练琴呢,今日便也不去吗?”

  教导陆念安琴艺的徐老师,好些日子前便回了岭南,于是练琴一事,便再无人督促了。

  陆念安本就混乱,自是不想去的,躺了会儿后,还是愧疚地起身:“徐老师前日里才寄了琴谱回来,那……那还是练一会儿罢。”

  *

  入夏以后,园中的一池荷花齐齐舒展开,大簇大簇的花堆叠在一起,像是诗人笔下的美景。

  置身在这般美景中,陆念安练琴时也多了几分耐心,乖乖在园子里呆了一个下午。

  就好像给自己找了些事情做以后,便不会再胡思乱想了一样。

  指尖拂过琴弦,等从琴声中抽离出来时,已是日落黄昏的时刻。

  陆念安许久未练习了,对谱子日渐生疏,本想着再练一会儿,顿了顿,像是想起来什么,便开口:“哥哥是要回来了吗?”

  陆念安的记忆中,兄长总是在黄昏以后的夜里回府。

  “小姐可是盼着公子回来?”秋菊误解了她的意思,当即又道:“公子确是要回府了,小姐再练会琴,大抵就能同公子遇上。”

  “不是……”陆念安也不知如何解释,好半响后,瓮声瓮气地抱怨一声:“哥哥好凶,阿念不想同他说话。”

  眼瞅着天快要暗下,陆念安几乎是一刻也不想呆了,连琴也未管,便一个人先跑走。

  “小姐?”秋菊忙追了上去,心下既是疑惑也是担忧。

  ……

  接下来一连好几日,陆念安不论去哪儿,都会赶在黄昏以前回北院,再将门牢牢关上,便一个人闷在屋中看话本。

  对于她的反常,秋菊才意识到她是真的闹脾气了。

  再次以前,陆念安也不是没闹过小性子。

  秋菊原先还没当一回事,直到一连七日,陆念安都像是老鼠躲着猫一般小心翼翼,她才终于意识到这一次好像有些不一般。

  小姐这一次的气劲,竟比以往加起来都久呢。

  久到秋菊都有些焦急了,毕竟过两日便是端午,一家人总归是要团聚于一起的。

  若还像这些日子这般,陆夫人怕是也要细问。

  当夜的晚上,秋菊便试探着问道:“小姐可是同公子在闹小脾气?”

  陆念安正靠在榻上看话本,方才看到好笑的地方,眉眼弯弯开心极了。

  只是下一瞬,听见秋菊的声音以后,她立刻皱起一张脸。

  陆念安是娇气的小姑娘,仍还是那句话:“哥哥变得好凶,阿念以后都不想同哥哥说话了。”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初五这一天,陆府的丫鬟都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

  过节自然与寻常日子不同,一大早,几个丫头挎着竹篮,篮中分别盛着新鲜的艾草和菖蒲。

  她们要在天亮以前,用红线将艾草同菖蒲捆成一束,再悬挂于门前,以求避邪毒,驱邪祟。

  天还未亮,陆念安也打着哈欠起身。

  她是极喜欢这些节日的,北院门前用来驱邪祟的艾蒲,一向是由她自己亲手挂上去,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当秋菊捧着一匣子彩丝回来时,陆念安已将艾挂好,晨日雾气重,艾叶隐匿在水雾之中,散出独特的草木香气。

  秋菊将手中匣子放下,转头见她百般聊赖地坐在一旁,有些诧异:“小姐今日真未去西院吗?”

  《月令》中写五月是毒月,而艾蒲清香,可入药,有解毒之称。

  正因着如此,大晋才有在五月悬挂艾叶和菖蒲的习俗。

  陆念安对此深信不疑。

  往年的五月,她都会亲手捆好两束艾蒲,一束放在北院,一束拿去西院。

  “真不去了?”见她不说话,秋菊目光落在角落里的一大束艾蒲之上,佯装遗憾:“那这束多余出来的艾蒲 ,小姐捆都捆好了却未用,真是可惜啊。”

  “秋菊!”被直接戳破心事,陆念安凶巴巴开口:“这又不是给哥哥的。”

  “是是是,”见她恼怒,秋菊忍下笑意:“那小姐是要赠于谁?”

  “我……” 陆念安一时无言,只低低垂下眸子。

  再大的气劲也被时间磨灭掉,现在想来,这几日未见哥哥,她其实也很不习惯。

  哥哥教了她太多太多,从开口说话到书写“陆念安”三字,生活中太多的小事,连端午要悬挂艾蒲,戴彩绳……也是哥哥教她的。

 &e

上一页下一页